第26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一间,田地五百亩,奴仆三人,家住两进宅院一座,略有薄产,小富之家。
本人品性端方,并无劣行,文才中庸,行事稳重,颇有手段,家中暂无通房妾室,亦无婚配定亲,更无亲近之女眷。
以上,就是国公府仆人调查回来的,关于杨安的生平来历。
刘芳挑眉:“品性端方”却又“颇有手段”,这用词还真是有才啊! 国公府果然人才济济! 刘国公夫人摆手,让仆人们都下去,接过翠真递过来的茶盏,喝了一口,靠在软榻上,对刘芳说:“怎么样?可还满意?” 刘芳点点头,“母亲,此人甚好。
” 刘国公夫人倒是没想到,放下茶盏,“怎么说?” 刘芳微微一笑,叠好手中的纸张,递给刘国公夫人,然后才说道:“母亲,您看。
此人在年仅九岁时,母亲因难产而亡,随后父亲遭遇意外,同样身故。
但他却能在没有亲族护佑之下,保住了自己的家产不说,还能护着幼妹安然成长,当得上一句‘聪慧过人’吧?” ☆、14、第13章 刘国公夫人点头,“的确。
此人小小年纪就懂得取舍,用自家一大半的财富换来他与幼妹的平安,确实聪慧过人。
” 刘芳点头,笑着说:“正如母亲所说。
此人那么小的年纪就懂得取舍,那么为何他到了如今才科考成了一个秀才?” 刘国公夫人微微一笑,“没错。
他肯定是故意的。
” 刘芳:“正是如此。
他很清楚,自己年纪尚小,若一开始就表现出过人的聪慧,那么就是祸而非福了。
他也绝保不住他与幼妹的安危。
” 刘国公夫人颔首赞同。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他表面上品性端方,却又颇有手段,同时,他为人克制,所以才至今未有劣行。
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极为隐忍,也极为有心计之人。
” 刘国公夫人笑着补了一句,“他还十分大胆有眼光。
” 刘芳莫名,看着刘国公夫人。
“他今日一早就去找了官媒,打算来国公府提亲。
”
本人品性端方,并无劣行,文才中庸,行事稳重,颇有手段,家中暂无通房妾室,亦无婚配定亲,更无亲近之女眷。
以上,就是国公府仆人调查回来的,关于杨安的生平来历。
刘芳挑眉:“品性端方”却又“颇有手段”,这用词还真是有才啊! 国公府果然人才济济! 刘国公夫人摆手,让仆人们都下去,接过翠真递过来的茶盏,喝了一口,靠在软榻上,对刘芳说:“怎么样?可还满意?” 刘芳点点头,“母亲,此人甚好。
” 刘国公夫人倒是没想到,放下茶盏,“怎么说?” 刘芳微微一笑,叠好手中的纸张,递给刘国公夫人,然后才说道:“母亲,您看。
此人在年仅九岁时,母亲因难产而亡,随后父亲遭遇意外,同样身故。
但他却能在没有亲族护佑之下,保住了自己的家产不说,还能护着幼妹安然成长,当得上一句‘聪慧过人’吧?” ☆、14、第13章 刘国公夫人点头,“的确。
此人小小年纪就懂得取舍,用自家一大半的财富换来他与幼妹的平安,确实聪慧过人。
” 刘芳点头,笑着说:“正如母亲所说。
此人那么小的年纪就懂得取舍,那么为何他到了如今才科考成了一个秀才?” 刘国公夫人微微一笑,“没错。
他肯定是故意的。
” 刘芳:“正是如此。
他很清楚,自己年纪尚小,若一开始就表现出过人的聪慧,那么就是祸而非福了。
他也绝保不住他与幼妹的安危。
” 刘国公夫人颔首赞同。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他表面上品性端方,却又颇有手段,同时,他为人克制,所以才至今未有劣行。
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极为隐忍,也极为有心计之人。
” 刘国公夫人笑着补了一句,“他还十分大胆有眼光。
” 刘芳莫名,看着刘国公夫人。
“他今日一早就去找了官媒,打算来国公府提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