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十面埋伏(六)

关灯
    沂水中,周仓带着两名小卒,划着小船,悄然来到江中铁索连环处。

    拦江铁索手腕粗细,用大拇指粗细的铁环环相扣,连接而成。

    周仓打开黑布,原来是两根铁棍。

    铁棍长约一丈,一头像针尖,一头碗口粗细。

    针尖一端,从头开始,愈往后愈粗。

    直至中部。

     周仓先生把两根铁棒针尖头部,自铁环正反面分别插入,直至插不进去为止。

    命两名士卒,用力握紧其中一根,自己握住另处一根。

    然后轻喝一声,双方同时反向用力,像石匠用钢钎撬动巨石般撬动铁环。

     “扑通”,一声响后。

    铁环纹丝不变,两个士卒却象滚地葫芦,摔在了船上,差点跌入水中。

    铁棍失手,掉入了河底。

     周仓哭笑不得。

    原来两名士卒。

    在另一端承受不了周仓巨力,跌倒在船上。

    周仓只好命再其唤来十名士卒,并再调来一条小船。

    自己则潜入江底,打捞铁棍。

     捞上铁棒,周仓和士卒们分别站在两条小船上同时发力,反复多次试验后,终于撬开了一个铁环。

    一环既破,整条拦江铁索再无阻拦之用,沉入了江底。

    众人再接再励,花了不少时间,把数条拦江铁索全部破坏。

     陶响利用杠杆原理,用铁棍破坏拦江铁索的计策大获成功。

    徐州水军自此开始,有了对付拦江铁索的“密秘武器”。

     周仓吩咐十数名士卒,严守秘密,倘若泄露,定斩不赦。

    众人允诺。

     时间已到半夜三更,天黑如墨。

    又逢大雾,数米之外便不能视物。

    除值班哨探之外,两岸兖州军,已鼾声四起。

     徐州水军,悄无声息地摆脱出了拦江铁索的拦截。

    往下游航行。

    及至天明,日出雾散,兖州军才发现不知何时,徐州军已脱出横江铁索的牢笼,消失无踪。

     值哨叫醒正在鼾睡的夏侯惇,夏侯惇大惊失色,来到江边一看,果然未见敌船踪影。

     正在这时,乐进赶来禀报,说徐州军不知用何手段,破坏了下游的横江铁索。

    上游的横江铁索却完好无缺。

    徐州军定是往下游去了。

     夏侯惇大怒,拔剑连斩了数名值哨,连营帐也来不及收拾,命众将士上马,沿沂水两岸追去。

     陶家军死里逃生,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