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徐州书院

关灯
    一日清晨,陶响练完枪法,洗漱完毕后,拜见陶谦。

    陶谦正在接待一对父女,见陶响前来,便给陶响介绍。

     老者姓蔡名邕,字伯谐。

    是陶谦多年好友。

    因哭悼董卓被司徒王允下狱。

    经草莽营暗间搭救,逃出长安,一路辗转,终随糜家商队,来到徐州。

    女孩乃蔡邕独生爱女蔡琰。

     本来早就该到了徐州,但蔡邕割舍不下留在家中的书籍。

    草莽营暗间又花费了不少钱财,买通了抄家的官吏,才偷运出蔡府所有书籍。

    一来二去,又耽搁了数月之久。

     蔡邕先谢陶响搭救之恩。

    陶响当初因草莽营初创,只好根据自己前世的记忆下了一些指令,未曾想,草莽营执行力超强,居然完成了这项任务。

    当真是一个惊喜。

     陶响没料到,三天之后,草莽营又给他带来了另一个惊喜。

     蔡邕的到来,陶响心中筹划的徐州书院院长一职,终于有了理想的人选。

    本来孔融也是一个选择,但经过几次交谈,还是觉得孔融的观念有些迂腐。

     纵观孔融一生,“三让”让人印象深刻。

    小时让梨,传为美谈。

    刚成年,孔家兄弟因言获罪,孔融为让兄长脱罪,自己承担了所有罪责,若不是友人搭救,早被砍了头。

    入仕后让北海,陶响虽让其暂留其职,但其心中已无意仕途,开始专心学问了。

     陶响命人拿出两本书递给蔡邕,这是糜府用徐州造出来的白纸,采用陶响所授的活字印刷术,印出来的《孙子兵法》书籍。

     蔡邕一书在手,轻便如无物,翻开页页纸张,哗哗作响,鼻间又嗅到淡淡墨香。

    当即爱不释手。

     片刻后,拿起另一本,两相对照,同样轻便,每页字迹亦一模一样。

    惊喜莫名,把书转手递给爱女。

    急问陶响所费几何? 陶响说是采用了活字印刷术,成本极低。

    每本只百文不到,若要多印,成本更低。

    一旁的蔡琰,听得美目连转。

     “本公子有此印刷术,如把蔡公所藏之书,全部印刷出来,蔡公以为要多久?” 蔡邕的藏书,大多是孤本,几乎每一册,都是蔡邕的心头肉。

    由于担心以后会有遗失。

    在长安时,也曾找人打听过,若要全部印刷出来,非三五载之功不能完成,而且所费甚多,总价不是他一介酸儒能承担得起的。

     当下犹豫半天,才开口道:“大概要两年左右吧。

    ”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