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袁术称帝(十一)

关灯
    寿春城之所以被称为天下少有的坚城,有一多半的原因在于护城河的宽度和深度。

    深达二丈,宽达里许的护城河,别说用土填平了,就连要在其间填出几条数米宽的人行道,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所以作为攻城主帅的张辽压根儿就没有采取填土的办法,而是仗着人力充足,砍伐了大量的木材,制作大量的攻城器械。

    而其中,作为副军师的陈登,也充分发挥了在营造方面的天赋,因地制宜,制作了大量的可以拼接的木阑,木桥,及积木式的攻城梯。

     按照沮授的计谋,首先要把井阑架设在离城墙不远的地方,才能利用弓箭,居高临下,对寿春城的城墙形成远距离火力的压制。

     算算距离,刚好要把井阑架设到护城河靠近城墙的一边上。

    问题是,要把组装好的巨大井阑从护城河的一边推至靠近城墙的另一边,单靠人力,几乎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副军师陈登虽然截断了护城河的水源,但护城河里依然有少量的积水和深达半米的淤泥。

    巨大的井阑四个脚装的滚动的轮子,一旦陷入淤泥中,几乎是寸步难行。

     有聪明的士卒提出先把护城河里的淤泥铲掉,再填以硬土,碎石。

    但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陶响又严令十日之内,必须攻下寿春。

    所以这个办法也被否定了。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沮授却令人抬来数十条打鱼的小船,该船又名走舸,船身小而狭长。

    是江南地区活跃于大江小河中的最小的船。

     沮授又令人去掉井阑上的四个轮子,并把井阑的四只脚放在两条走舸上固定。

    相对于轮子,巨大的井阑好像一个巨人,穿了一双巨大的“走舸”鞋。

    站立得更加稳固。

     更加绝妙的是,巨大的井阑穿上巨大的“走舸”鞋之后,在淤泥里移动就方便多了,三五个壮汉便可推动。

     经过半日的改造,在寿春城内外数以十万双计的眼睛注视下,一座座井阑就这样被推到了离寿春城城墙不远的护城河边。

     寿春城的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