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安王:太子说了五遍,我就说一遍,怎么啦?

关灯
    晏世清深吸一口气,合上眼睛又缓缓睁开:“父亲,有些事情我暂时不知该如何向您解释。

    ” 晏启从桌案后走出来,拍拍晏世清的肩膀:“那就等到你知道该如何说的时候,再与我说。

    记住,你的背后是晏家,遇到事情不要自己一个人硬扛。

    ” “是,父亲。

    ” 晏世清收拾好心情,将今日在宫中的事情悉数说于晏启听。

     晏启点头:“你答的很好。

    ” 几日前,晏世清找到晏启,说了宫里人到访以及太子少傅的事情。

     晏启了解隆和帝,他是少数知道福康公公身手了得的人。

     即便在隔壁饮茶,只要屋内人不刻意压低声音,说了什么以他的耳力必然能听见。

     是以晏启猜测隆和帝定会私下再询问晏世清一次。

     拒绝了,这件事情便算是过去了。

     但晏世清提出想要让东宫的人栽个跟头。

     晏启没问原因,依照晏世清所想,借着别人的口舌在太子党羽面前挑唆了几句。

     他低声说了个几个人名:“太子少傅,多半会在这几人之间选出。

    ” 晏世清很期待东宫的人得知太子少傅人选后的脸色。

     - 早朝。

     隆和帝坐在龙椅上,指尖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击着龙椅的扶手。

     见无人再奏,便缓缓开口:“朕前几日听到了一句民间的俗语,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诸位爱卿对此有甚见地?”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禀陛下,此俗语是指做长辈的要宽宏大量,遇事不必过分认真。

    家中人丁多了,兄弟、小辈、妯娌之间难免有龃龉。

    一碗水很难端平,因此小事上面,就让他们自己去处理。

    ” “嗯,不错,寻常人家如此,皇家亦是如此。

    ”隆和帝赞许的点头,话锋突的一转:“只不过,朕仍有一问,若说痴了聋了才能做家翁,那底下人一条心,不和家翁一条心,那不是离了心么?” 先前回答的大臣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这分明是在说某些人有结党营私之嫌啊! “哈哈哈!咳咳!”隆和帝咳了两声,面上带笑只是不达眼底:“朕同你们说笑,你们一个个吓得跟鹌鹑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