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有信来

关灯
    吴希泽和张季贤去重庆购买机器了,同去的还有吴家的当家人吴广辉,他既是宁城商会会长,又是袍哥舵爷,更是纺织厂最大的股东。

     这购买机器的大事当然不能少了他。

     吴希泽和张季贤两个年轻人还需要他这个老江湖和商场老手来带一带。

     对于建纺织厂的事情,当初吴希泽和父亲吴青山去找吴家老太爷商量的时候,老太爷和吴广辉是极力赞同。

     这宁城第一家纺织厂当然得而且必须得由他们吴家来办,谁也别想抢了先去。

     厂房由吴青山在监督修造,而买机器设备的事情就有吴希泽张季贤去操办 当然他们两个年轻人还需要吴广辉这个老江湖和商场老手来带一带。

     所以他们三人就一同去了重庆。

     张素芳不知道他们要去多久,也许几天,也许十天半月也说不准。

     爹妈回会龙镇去了,二叔捎信来,说镇上出了大事,叫他们回去商量对策。

     大事? 莫不是乡民们闹革命的事情? 李先生的信里说得很清楚了。

     要发动农民,联合工人,把革命进行到底。

     张素芳到不担心老爹会被打到,老爹又不是恶霸,他也没有压迫民众,相反他们张家湾还收留了不少逃难的人,给他们活路。

     所以她安心地待在家里,老老实实地跟着二嫂学女红。

     俗话说,熟能生巧。

     经过几天的摸索,她也进步神速,穿针引线已经很熟悉了,一针一针锥起来也似模似样。

     张细妹:“四小姐,你学得真快。

    ” 张素芳:“那你也要攒劲哟。

    ” 她现在每天教细妹认一个字。

     现在不同在张家湾,在城里生活不认得字哪行呢? 二嫂:“哎呀,我们四妹都成女先生了。

    ” 张细妹低下头:“我太笨了。

    ” 张素芳:你哪里笨了,只是以前你没学过,刚开始当然有点吃力,习惯就好了,熟能生巧嘛。

     你看我不是也不会做针线嘛。

    ” 二嫂:细妹子,你好福气哟,可别辜负了张先生的一番苦心哟。

    不然再把你送回乡下去。

    ” 张素芳:“二嫂,你别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