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王氏司马·起义频频

关灯
    响王家在朝堂上在此时再无对手。

    】 “饮鸩止渴!”刘邦真的是对这些个子孙彻底失望了。

     ——他如今年纪已经不小,但是拼着最后一口气也要解决完那些个异姓诸侯王,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刘氏子孙不用再担忧这方面的问题了吗? 可是这些个好子孙们,又自己主动地将这些异姓王侯一个个的请了回来,还自以为可以掌控对方,能够利用对方,坐收渔翁之利…… 想的可真是美好啊! 但是你们怎么不想想,你们自以为能够控制住,但是真的能够控制住人家吗? 这些个王家人,还要加上外戚身份,还要经过一番朝堂争斗。

     如果只是纯粹皇帝扶持的空中楼阁也罢,但是他们真的经过朝堂争斗后获胜的话,那么朝堂上总会因此而聚拢起来一股愿意支持他们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么下来,加之皇帝的惯常偏袒,他们的势力能够膨胀到什么地步?他们的野心又会走到什么地步? 兄弟姊妹皆列侯……多么风光荣耀! - 刘恒倒是利用过外戚的力量,但并没有利用到这个地步。

     对于他而言,外戚的力量也只是一时而已,并不合适长期使用。

    因此,汉成帝这种做法完全是在亲手培植火苗,就等着火势变大,将整个大汉烧成灰烬。

     虽然外戚这种存在,与大汉当年的异姓王侯并不一样,他们没有打天下的功劳,也没有实打实的合法军队,想要收拾的话还是要轻松一点。

     比如,最简单的方法,直接找个缘由杀掉这几人,然后不再给他们的后代晋升——甚至连借口都不必找,只要让他们主动“自杀”就可以。

     如同他处理薄家一样。

     但问题在于,能够想到长期倚仗外戚来平衡朝堂,能够给王氏兄弟姊妹皆封侯的汉成帝,他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他能够干脆利落地对王氏下杀手吗? - 汉成帝时期,百姓们麻木呆滞地看着这一切。

     四万亩良田……长安附近的大片良田……还有公田…… 四万亩,那是足足四万亩啊! 这些王侯世家,日子过得可真好!好到完全超乎了百姓们的想象能力。

     过往,由于自己的眼界原因,由于自己身边的环境,大部分百姓是完全不能想象到真正的王侯世家们,拥有怎样的财富,过着怎样的日子。

     穿金戴银,呼奴使婢,进出皆有车马,用着最精美的器具,家中金器随便摆放……这些就是他们想象的上限了。

     而关于贵族们能够拥有多少土地,百姓们同样有着幻想,但这些基于自身认知和环境的想象,没有一个能够想到四万亩。

     而且,看起来这四万亩良田也不过是这些贵族们额外强占的,还不是他们原本拥有的,更不是他们拥有的全部土地。

     人们神色麻木,眼神呆滞。

     但是就在这呆滞和麻木之下,是不知不觉翻涌起来的怒火,是不知不觉渐渐壮大的仇恨——凭什么?!凭什么呢? - 在颍川郡,炎炎热浪在铁器作坊中翻滚。

     一个个铁官徒神色郑重,在一名同伴的领导之下,正准备做一件大事。

     【在汉成帝在位期间,他还干了一件有关于西汉官制的大事:正式确立三公制度。

    】 【他将御史大夫更名为大司空,赐予了金印紫绶;同时,大司马同样获得了金印紫绶,二者从此正式与丞相平起平坐,称作三公。

    】 【而王氏家族的长兄王凤,便成功登临大司马一位,并有大将军、领尚书事;而在王凤死后,大司马一职并未被汉成帝交给他人,反倒继续在王氏家族中流转,由王凤堂兄弟王音继承;王音死后,由王凤弟弟王商接任;王商死后,王凤的弟弟王根继续接过了这一重任。

    】 【王根死后,便是他们的侄子,王莽接替大司马一职。

    】 【而王氏执掌天下,便是从这个时期开始。

    】 【王凤担任大司马时期,辅理朝政,但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