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疑问重重·双管齐下
关灯
小
中
大
当然,按照这个推论,还有其他一系列问题。
比如,辽和金到底是什么关系,金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一次赵佶为什么会突然想要北上伐辽,大宋外部具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动,有什么关键的情报信息?是不是和辽国和金国有关? ——难道这个金国是辽国内部出现的,类似于方腊这种势力,只不过金国成功了而方腊没有成功? 所以,赵佶这些人在看到了金国的出现后,觉得这是一个北上伐辽的好机会,趁着辽国处在内忧之中,抓住机会夺回燕云地区? ……好像不是不可能啊,很有可能的样子。
赵匡胤暂且记下了这种可能的发展,继续思考。
再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大宋这一次北上伐辽没有成功,反而被敌军打了回来,那就是没有打过辽国的军队? 那么,这到底是辽国还处在内忧的情况下,大宋的军队也依旧打不过辽国,还是说辽国压制住了金国、不能算是处在内忧的状态之中,大宋收到的情报信息有误?亦或者,这个时候根本还没有金国的存在? 其他可能也就算了,但要是真的辽国确实处在金国造成的内忧之中,可大宋竟然连这样的辽国军队也打不过……那大宋就是真的没救了,迟早要完。
当然,也可能大宋原本打算北上伐辽,但辽国在大宋军队到达之前就完蛋了,于是大宋的北上伐辽变成了北上伐金……实话实说,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虽然可能性不怎么高。
第三个问题,最终很可能会出现的,外敌反过来进攻大宋,并且成功让大宋变成了北宋又变成了南宋——其中,这个“外敌”,究竟是谁? 辽国?金国?或者,甚至是西夏? 这个外敌又是怎么做到的?大宋从北宋变成南宋的具体过程又是什么样的?以及,赵佶到底是在什么时候选择退位当太上皇,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的? ——莫不是,就是在这个外敌入侵的时候? 他为了逃避责任,也可能是为了自己不被冠上一个“亡国之君”的名头,所以提前退位,当一个太上皇,而把自己的儿子推上了皇位? 那这么一说,赵佶他那个时候到底还有没有真正的权力? - “北上伐辽……”提起这件事情,朱棣都不由得连连摇头。
比如,辽和金到底是什么关系,金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一次赵佶为什么会突然想要北上伐辽,大宋外部具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动,有什么关键的情报信息?是不是和辽国和金国有关? ——难道这个金国是辽国内部出现的,类似于方腊这种势力,只不过金国成功了而方腊没有成功? 所以,赵佶这些人在看到了金国的出现后,觉得这是一个北上伐辽的好机会,趁着辽国处在内忧之中,抓住机会夺回燕云地区? ……好像不是不可能啊,很有可能的样子。
赵匡胤暂且记下了这种可能的发展,继续思考。
再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大宋这一次北上伐辽没有成功,反而被敌军打了回来,那就是没有打过辽国的军队? 那么,这到底是辽国还处在内忧的情况下,大宋的军队也依旧打不过辽国,还是说辽国压制住了金国、不能算是处在内忧的状态之中,大宋收到的情报信息有误?亦或者,这个时候根本还没有金国的存在? 其他可能也就算了,但要是真的辽国确实处在金国造成的内忧之中,可大宋竟然连这样的辽国军队也打不过……那大宋就是真的没救了,迟早要完。
当然,也可能大宋原本打算北上伐辽,但辽国在大宋军队到达之前就完蛋了,于是大宋的北上伐辽变成了北上伐金……实话实说,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虽然可能性不怎么高。
第三个问题,最终很可能会出现的,外敌反过来进攻大宋,并且成功让大宋变成了北宋又变成了南宋——其中,这个“外敌”,究竟是谁? 辽国?金国?或者,甚至是西夏? 这个外敌又是怎么做到的?大宋从北宋变成南宋的具体过程又是什么样的?以及,赵佶到底是在什么时候选择退位当太上皇,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的? ——莫不是,就是在这个外敌入侵的时候? 他为了逃避责任,也可能是为了自己不被冠上一个“亡国之君”的名头,所以提前退位,当一个太上皇,而把自己的儿子推上了皇位? 那这么一说,赵佶他那个时候到底还有没有真正的权力? - “北上伐辽……”提起这件事情,朱棣都不由得连连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