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画作到手

关灯
    “10万一次” “10万二次” “还有没有加价的?” 拍卖师又在卖力的挑唆,希望有人能加入竞拍里去,不过没有人给他反馈。

     “10万三次,恭喜成交。

    ” 能不流拍,对拍卖师是好事,多成交一份他就多拿一份的提成。

     过完这个作品,开始新的。

     一会儿,礼仪把单子递到何盛这边,何盛签上字,等会去付钱,就可以提东西了。

    又坐了一会感觉没有什么自己感兴趣的了,何盛起身走人,他今天的目的就是那么明确,只要拿下这幅画就行, 何盛到边上找了礼仪去带路去结账拿货,自己瞎转悠只会浪费时间。

    拍卖会持续的时间会很长,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全程看完。

    所以在边上就有工作人员随时准备着给客户付款交接。

     保证金里有十万,正好抵了这个拍卖品的价格。

    财务对冲好以后,就有礼仪把画送过来,何盛接在手中,仔细看了下,确认是刚刚的拍卖,签字拿走。

     虽然知道画里有夹层,但是怎么弄出来,这又是个难题。

     如果自己回去瞎撕,没弄好把画给损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问题太多,何盛都发愁,怎么才能找个靠谱的地方靠谱的人,把这个画完好无损的弄出来呢? 如果现在直接找拍卖会的御用鉴定师或者专家,万一真把东西告诉他们,会不会黑吃黑,把这幅画给掉包换回去?到时候给他一幅原画,就说里面没东西? 对于人心,何盛心里也没底,他不敢把这种巨资寄托于道德和法律,只能先把画带回家。

     算了,以后再慢慢想办法,就当是定存了一笔钱了。

     回到家,何盛拿出画仔细的端详了下, 画上只画了一个老头,看上去邋里邋遢的,蓬头赤足,神情呆木。

     然后题识:门吏葛长庚,体坐蟾蜍行。

    游遍九州岛人不识,丹台已标名。

    吴郡唐寅。

     用灯光从头到脚,每个缝隙都看了一遍,连放大镜都用上了,还是不知所以然。

     这幅画的材料都研究了半天,查了半天的资料才搞明白。

     明清的画家画画用的是宣纸,再往前用的就是绢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