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突来的消息

关灯
    两人走在街上,卡德尔突然想起了某件事,他说(维语):“楚行长,你听说了吗?前些日子,乡政府召开的党政联席会议上,尕依提乡长和于书记大吵了一架。

    ” 楚君听后感到震惊,他说(维语):“这样的话可不能乱说。

    这么隐秘的乡政府事务你也知道,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卡德尔解释道(维语):“是同学马木提告诉我的,他爸爸是乡党委的副书记沙吾提。

    他是在家里听到他爸爸说的。

    而且,刚才我在营业厅巡查时,也有客户在谈论这件事。

    ” 楚君听后,好奇心驱使他继续追问(维语):“他们是因为什么事情吵起来的?” 卡德尔继续说(维语):“他们似乎因为两件事发生了争吵。

    一件事是关于乡一小的捐款,齐博没有按照规定向于书记汇报,差点让于书记错过了捐款仪式,这让于书记非常生气。

    齐博被下放到山口村担任驻村干部,就是因为此事。

    ” 楚君回想起前几天的酒局,杨发胜半是戏谑半是认真地向齐博提问:“你这个党政办主任做得好好的,怎么突然想来这个偏僻的乡村担任驻村干部了?难道,你是打算从基层做起,然后逐步向上攀登吗?” 杨发胜的话语中调侃的成分颇重,实际上,他更多的是在挑起事端。

     吐尼亚孜也表示不解:“是啊!党政办主任多好,天天围着乡领导转,生活优渥,多少还能捞点好处,驻村干部可就没什么意思了。

    ” 此时的齐博心中苦涩,加上喝了点酒,说话也不再遮遮掩掩,他愤愤地说:“那个姓于的真不是个东西。

    上次乡一小捐款的事,他老婆住院,他请假回县里去了,我忘了给他打电话汇报。

    他回来后就对我打击报复,说我自作主张,不尊重领导,把我撤职了,派到了山口村。

    姓于的,你给我等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你歌厅找小姐的事我就不提了,只要我一举报,你肯定完蛋!” 齐博的话让在场的村干部们一时无言以对,陷入了沉默。

    楚君当时也有些困惑,心想:“于书记平时看起来那么正派、严肃,他应该不会做出这种事吧!” 乡下人对风月之事总是充满好奇。

    有人戏谑地说:“不会吧!于书记平时看起来那么正派,就像个教师一样!他不会做出这种事吧!”在维吾尔族人心中,教师职业是最受尊敬、最圣洁的。

     齐博被这番话激起了斗志,他大声说(维语):“不会?你们等着瞧,我只要一封信寄到纪委,他立刻就得滚蛋!” 楚君注意到他开始语无伦次,信口雌黄,言辞愈发离谱。

    考虑到桌上饮酒的人众多,难保不会有人泄露消息,传到于江涛那里,那将引起不小的麻烦。

    于是楚君急忙命人将他搀扶回宿舍。

     卡德尔并没有意识到楚君的脸上的变化,他继续说(维语):“第二件事是山口村的煤矿恢复生产和新公司的成立,这些事情都没有通报给乡政府,于书记指责乡政府的干部不作为。

    说乡政府一众官员都是吃干饭的。

    ” 楚君心里咯噔一下,他没想到这些纷争竟然都会牵扯到自己。

    他试探性地问(维语):“那尕依提乡长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卡德尔越说越激动,他生动地描述(维语):“尕依提乡长并非无能之辈,他批评于书记在处理问题时过于专断,没有充分考虑到村民自治的重要性。

    村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恢复煤矿生产,这本是一件积极的事情。

    村集体开设公司属于村集体的内部事务,理应无需乡政府的批准。

    他还援引了国家法律条款,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自治区关于村民自治的相关文件精神,使得于书记处境尴尬。

    会议现场几乎变成了辩论的战场,两人针锋相对,互不退让。

    ” 楚君默默地点了点头,他意识到,乡政府领导间的纷争远比想象中复杂。

    他想了想(维语):“卡德尔,你觉得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卡德尔沉思片刻(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