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修路终启动

关灯
    十分钟后,楚君发动了汽车,沿着博斯坦路缓缓驶上主路。

    不久,他便上了216国道。

    此时,国道正在改道扩建,道路坑洼不平,尘土飞扬,车辆行驶极为艰难。

     楚君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因为正在开车,他顺手打开了外放:“喂,你好!” 电话那头传来周美琪的声音,带着一丝调侃:“喂,楚君,下午见你在三号柜台取钱,想着你忙完可能就会过来跟我打招呼的。

    谁知道等我忙完,你人早就走了。

    ” 楚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不好意思,我本来是想到你柜台去办理的,但是你柜台等候的人实在太多,我根本排不上,就找了一个人少的柜台办了。

    办完业务,我是想过去跟你打个招呼的,但看你柜台前还是排了那么多人,不忍心过去添乱,就先走了,对不起啊!” 周美琪在电话那头轻哼了一声,佯装不满:“你这人,怎么就不知道关心人呢?我还以为你会过来陪我说说话呢,谁知你竟然走了,跟不认识似的,太令人失望了。

    ” 楚君摇头笑道:“不好意思啊,我是怕给你添麻烦,你工作那么忙,实在不忍心让你分心。

    ” 周美琪沉默了一会儿,声音软了下来:“行了,你心里有我就行。

    不过,你下次过来时,一定要过来找我,可不许再这样偷偷溜了。

    ” 楚君回应道:“好,等我下次再来,一定过去找你。

    ” 周美琪浅笑:“你要是来了,我给你做饭吃。

    ” “啊?”楚君有些惊讶,“现在会做饭的女孩子很少了。

    我想只要是你做的,那味道肯定都是错不了。

    ” 电话那头传来周美琪轻快的笑声,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明媚起来:“那当然,你就等着吧。

    ” 与此同时,在山口村的村委会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紧张。

    山口村、乌拉台村和三棵树村的村干部、老党员、妇联、共青团、民兵等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一项关乎三村未来的重要工程——山路修建的详细施工流程。

    县交通局下派的工程监理员于工程师和城建局的技术员王强,也出席了会议,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经过专家的建议和村干部们的反复商议,大家一致决定成立修路前线指挥部,以确保工程的高效推进和科学管理。

    指挥部选址在三棵树村,这里是山路的中点,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协调各方资源和监督施工进度。

    为了方便工作,指挥部在三棵树村修建了五间工棚,作为指挥施工的“前线指挥部”。

     在人员安排上,指挥部明确了分工:楚君担任施工现场指挥长,全面负责工程的指挥与协调;副指挥长由齐博、达吾提和杨发胜担任,他们将协助楚君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成员包括杨发胜、买买江和热合曼三位村委会主任,他们将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关键作用。

    指挥部下设技术组、后勤组、材料组、设备维修组、爆破组、打炮眼组以及质量安全组,共同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这套人马与乡政府文件中所规定的领导小组截然不同。

    眼下这套人马,成员全是一线工作人员。

    他们长期扎根基层,对乡村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无论是田间地头的农事生产,还是村民的日常琐事,都摸得清清楚楚。

    这种人员构成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实用高效。

     会议结束后,准备工作全面铺开。

    根据施工线路钉桩划线,插上彩旗,让施工场地更显眼。

    搭建简易工棚,供指挥部成员办公休息使用。

    购置施工用具,包括铁锹、十字镐、风枪、柴油以及手持式内燃凿岩机等。

    炸药作为特种材料,管理尤为重要。

    根据规定,炸药的采购、运输、储存和使用都必须经过乡派出所的严格审批、派发、监督和管理。

    轮训安全员和放炮员,县安监局现场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这是施工安全的保障。

     根据老者看的时间和地点,定在6月18日,就是后天,动土点在山口村的大弯口。

     下午,指挥部主要成员聚在一起,汇报完准备工作,万事俱备。

    楚君合上记事本,郑重说道:“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