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厨艺了得

关灯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西屋的李凤芝端个盆掀开门帘子走出来,见高远正在收拾鱼,他手里的鲤鱼足有四五斤。

     李凤芝的眼神一下就亮了。

     “哟,小远,这鱼可不小,你买的?”李凤芝快步走过来,一眨不眨望着鲤鱼。

     “凤芝嫂子啊,这天儿上哪儿买鲜鱼去,我钓的,运气不错,钓了条大个的。

    ” 要说这个院子里不让高远感到厌烦的,就只有李凤芝两口子了。

     李凤芝的丈夫王立伟是转业军人,从部队回到地方后被安排在区房管局工作。

     王立伟铁骨铮铮,很有军人风范。

     更加难得的是,王立伟跟老爸能聊到一起去。

     两人有个共同的爱好,都喜欢下象棋,空闲的时候经常凑一块儿切磋棋艺。

     李凤芝在街道办的塑料厂上班,年纪不大,已经是车间副主任了,她的主要工作是生产加工塑料凉鞋。

     两口子人缘好,也不爱掺和事儿,每天按部就班的上班,按部就班的下了班回家做饭。

     高远记得,上辈子老爸把这套院子要回来后,动员三个住户搬家,第一个响应的就是凤芝嫂子两口子。

     王立伟主动找到单位领导,摆事实讲道理,强调家庭困难,很快就分到了房搬了出去。

     这让高远对他的好感又加深了一层。

     不像北屋的魏红霞一家人,还有东屋的刘前进一家,任由老爸磨破了嘴皮子,就是死赖着不肯走,让老爸头疼得很。

     “也是,这大冷的天,副食店里可没有鲜鱼卖,有,也是冻鱼,好一点的带鱼3毛8,咸鱼5毛钱,你这条鲤鱼,拿到副食店里售卖,怕不得7、8毛钱一斤了吧?”李凤芝肉眼可见地吞咽口水。

     这年头儿,物资匮乏,平头百姓想敞开肚皮吃顿肉是真的难。

     高远明白凤芝嫂子的心思,见她不好意思张嘴直说,就先开口了:“我立伟哥回来了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还没呢,估摸着再有半个小时也该到家了。

    ” “那晚上一起吃呗,这条鱼挺肥,我和我爸两个人也吃不完,我炖了,让立伟哥陪我爸喝一盅。

    ” 李凤芝把脸盆里的水倒掉,放下脸盆搓着手说道:“不合适,不合适,你顶风冒雪费劲巴拉钓上来的鱼,我和你哥不好沾这个光。

    ” 高远一挥手,说道:“咱们两家就别见外了,就这么说好了,晚饭您别做了,来南屋吃。

    ” 见他说得真诚,李凤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点头答应下来,又说:“小远你等等啊,嫂子给你拿颗酸菜,你切成丝炖鱼的时候搁里面,味道还能好一些。

    ” 说着,她奔厨房,不大会儿拿了颗酸菜回来递给高远。

     酸菜鱼啊,难度不小,但高远也会做。

     他接过来,笑呵呵说道:“得嘞,您等着吃现成的吧,我去厨房忙活起来。

    ” 李凤芝也笑着说:“嫂子再给你添两个菜。

    ” 这时候,关系不错的邻里之间串门子讲究一个不空手。

     人也都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