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北大,我来啦!

关灯
    “您把家里这套搬我家来了,您坐啥?”高远问道。

     “我一天到晚能在客厅里待多大会儿,家,对大伯来说就是个睡觉的地方。

    ”高跃华笑着说道。

     他虽然面带笑容,但这话却透着一股子落寞。

     高远把大伯拉过来坐下,低声说道:“大伯,今后我给您养老。

    ” “滚蛋!”高跃华勃然大怒,道:“你个浑球儿,休养断了我找老伴儿的心思!” 高远瞪大眼睛,“您……可真是人老心不老,夕阳无限好啊,祝您早日成功。

    ” 一家人爆发出欢快的笑声。

     在北方过年,非常重视中午这顿饭。

     高家的团圆饭说不上豪华,也有肉有鱼,肉是猪头肉,鱼是高远和小叔前两天去什刹海钓的。

     小叔贼大胆,满满一铁皮桶鱼,还没出烟袋斜街就卖出去小半桶,挣了11块钱,让高远大开眼界,对小叔佩服的五体投地。

     餐桌上这条鲤鱼也是高远做的。

     搬到学院来后,就没地方弄酸菜去了,他选择了红烧。

     高跃华夹了点鱼肉送进嘴里,对高远说道:“味道很棒。

    ” “爱吃您就多吃点。

    ”高远眉开眼笑。

     八菜一汤,四个老爷们儿喝了二斤半西凤。

     大伯带过来的两瓶红酒也被三位女士喝了个精光。

     这年头儿,红酒可是个稀罕物,寻常人家见不到。

     大伯恢复工作后,该有的待遇也恢复了。

     正部级高干,行政级别13级,每月工资169元,组织提供一套住房。

     生活方面,包括生活用具、交通工具、服务人员、外出休养以及食品供应等,都有明确规定和相应标准。

     因此,大伯能搞到些红酒、糖果等寻常人家搞不到的玩意儿就不稀奇了。

     团圆饭在两点钟结束。

     大伯和老爸、小叔坐在沙发上聊着天。

     老妈、小姑、姐姐则在为晚上包饺子做着准备。

     高远有点累了,回房间睡了一会儿。

     当外面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他才醒了过来。

     看了看,天擦黑了。

     对放鞭炮这种娱乐活动,高远是热衷的。

     他也买了不少烟花爆竹。

     上辈子,京城早就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过年成了一种形式,年味儿越来越淡,连人味儿都淡薄了很多。

     重生回来后,他要好好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

     烟花升空,砰地炸开,五颜六色渲染着大地,将夜空照亮。

     小姑和姐姐绽放出如花笑颜。

     空气中充满了硫磺的味道。

     楼底下大人笑孩子闹,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

     高远几个放了会儿烟花鞭炮,听到老妈在阳台上喊了,才回了家。

     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砸! 两种馅料,一种是芹菜猪肉馅的,一种是菠菜木耳鸡蛋馅的。

     这年头没啥娱乐活动,春晚还得等几年。

     家里也没电视。

     不是买不起,是弄不着家电券。

     高跃民找出来收音机打开,随便找个电台听起了广播,也算给家里添了点儿年味儿。

     高远熟练地擀着饺子皮,打眼一瞧,红灯牌的。

     他翘起嘴角,收音机在这个年代里可是个好东西,调个频经常能收听到敌台你敢信? 明珠,明珠请接收,125、396、87、404,发送完毕……之类的。

     全家老少齐上阵,包饺子的速度就快了起来。

     不到一个小时,200多个水饺便包好了。

     张雪梅又去厨房热了热中午的剩菜,让爷儿几个先喝着。

     喝得差不多了,她开始煮水饺。

     高远夹了个水饺送进嘴中,咽下后说道:“今年的水饺格外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