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重见天日
关灯
小
中
大
么情况?”余渊有点慌。
“你已领会了暴风枪法的精髓,差的只是火候,我没有什么可教你的了。
”面前的端木毅脸上浮现出喜悦和落寞两种混合的情绪。
“你,你是活的?”余渊不敢相信,这些天来一直讲对方当做人机来着,没想到这个端木毅还有意识。
“算不上活着,只能说是一点神识未灭,如今心愿已了,我的使命也完成了。
你得了我的传承,三死断续功和暴风枪法你已学会,这黑螭一并也传给你吧,切莫负了我有熊氏的威名。
”端木毅说罢,眼光遥望远方,身形渐渐变淡,一点点消散在天地之间。
余渊此时才知道,那个功法叫做三死断续,只是这个名字太古怪。
此时也没有功夫去问更多了。
随着端木毅的消散,余渊的意识也一点点回归,最终回到了躯体之中。
回归本体的他还没有从刚才的震撼中清醒过来。
“有熊氏,黄帝啊,端木姓,是黄帝后人,那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与我来的那个世界是共轨的,那是不是我还能够找到回去的办法呢?”余渊脑子里飞快的盘算起来。
大约胡思乱想了一盏茶的功夫,他终于一拍自己的脑袋,暗道一声“蠢货!”就算自己能够穿越回去,那也需要出去后找到合适的途径,这样守在这里胡思乱想无异于缘木求鱼。
想起方才端木毅的话,余渊伸出手,小心的试探了一下,而后将炎丰木手中托着的那根黑色的棍子拿了起来。
这些天来,他不是没想过要看一看这根神奇的棍子,但每一次都被棍子本身散发出来的凛冽杀气逼退。
他甚至怀疑,自己如果硬要将那根棍子拿起来,这根没有锋芒的钝的不能再钝的烧火棍,瞬间便能凝气成锋,将手指切断。
因此,这根棍子便成为了他在这个珊瑚洞中,唯一一个不敢乱打主意的存在。
而如今,在得了端木毅的传承后,他居然能够轻易的将它拿起来,是经过主人许可了吗? 轻轻抚摸棍身,表面并不光滑,仿佛是磨砂面一样,他知道,这根棍子的本质是一杆长锋枪,相对粗糙的枪杆,更有利于持枪者掌握,尤其是在沾血后,不会打滑。
枪体入手后,没有了之前的杀气,并不冰冷,甚至还有些温热,如触肌肤一样,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制成,但可以肯定,绝对是非金非木。
拿在手中,并不沉重,掂量了一下,大概也就三十斤左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仔细端详棍子的表面,在靠近中部的位置,写着两个篆字。
根据端木毅最后的话,再加上余渊上一世半生不熟的中文水平,他大略看懂了,应该是黒螭二字。
沿着棍身往下抚摸,在靠近底端的位置,有一个好像树杈锯掉后的疤痕,余渊好奇的用手摸了上去,纹理清晰,一圈圈的年轮都清晰可见。
不自觉的他手指发力,按了下去。
只听“噌”的一声,从另一端探出一根一次多长的两面带刃的枪尖来。
那枪尖寒光四射,锋忙毕露,在夜明珠的映照下,映出光芒来,整个茅屋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余渊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战。
“这枪是活的!”枪尖跳出来的那一刹那,他差点没握住枪杆,手掌之间仿佛传来了一声欢呼,或者说是一声沉重的心跳。
余渊的心也随之狂跳,这枪仿佛拥有生命的活物一样。
他连忙又按动那个疤痕,又是“噌”的一声,枪尖缩回了棍身。
室内寒光方收。
端的是个好东西。
余渊知道捡到宝了,心里就差没喊出来“好宝贝,好宝贝啊!” 随着心中的惊喜一点点推却,手握着这杆黒螭,一阵伤感油然而生。
能够驾驭如此神兵,该是怎样的一位英雄,余渊忽然间觉得自己对端木毅的料及似乎太少了。
对于这位以特殊方式传授自己绝世武功的没有名分的师父,余渊所了解的只是他英雄的一面,勇武的一面,对于他背负的责任,心中承受痛苦,一无所知。
正像前世奶奶所说的,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是两面的,莫看贼吃肉,也有挨打时。
在英雄光环的背后,余渊能够想见,端木毅正承受着与荣耀和辉煌同等重量的压力和痛苦。
他甚至怀疑,端木毅以身为饵,对于他本身来说,更是一种解脱。
余渊一直认为,有时候选择活着比赴死更需要勇气。
某些伟大英雄的成就,未必就是他们的本意。
余渊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某个书生坐船,恰好一本书掉落到了海里,书生奋不顾身跃入水中,与惊涛骇浪相搏,终于将书捞了上来。
虽然书本上的墨迹大多已经晕开,无法看清内容,但书生的壮举却被众人看在眼里,于是当地官府举孝廉,将其事迹推送到了朝堂之上,满朝文武皆以为这是个将圣人之言看做比生命还要重要,惜文敬子的读书人,随后不但送了一块皇帝钦赐书有“儒生典范”的牌匾,最后还混了个县令当当。
姑且不说这书生在任上的政绩如何,单说若干年后,这书生行将就木之时,终于吐出了当年的实情。
那日船上头等仓中,恰有一位贵妇,书生虽然家贫,但相貌却端正。
眉来眼去之间,便有了私情。
那贵妇也是有妇之夫,与书生也是露水姻缘,事后,随手给了书生一张百两银票。
那书生无处存放,便夹入了手边的一本书中。
便是落水的那一本。
之所以奋不顾身的跳入海中,为的不是书,而是书中的银票。
而更令人咂舌的还在后面。
书生之所以被举孝廉,也并不是他的行为震撼了官府。
而是与书生私通的贵妇,就是当地县令的原配夫人。
这枕边风端的比什么风都要硬。
所以,任何事情的表象之下,都有可能藏着你不知道的秘密。
余渊能够理解端木毅的英雄作为,同样也能够感受到他的无奈和孤注一掷的决绝,但同时,余渊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怀疑,一个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他首先是个人,拥有人性。
而后,成为了英雄后,才被赋予了神性。
这便是英雄的无奈和悲哀吧。
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余渊再次试了一下,两颗松翠石轻轻触碰在一起,发出啪的一声响,却没有任何反应。
他心头不由一阵怅然,那个深藏在岁月中的英雄,那个横枪立马,叱咤风云的豪杰,终究不在了。
“尘归尘,土归土,岁月归于岁月,愿英灵不散,雄魂常在……”余渊心中默默祈祷,此生、前世从没有过的虔诚。
随后,他又很快的从伤感中跳了出来。
开始盘算着如何离开这里了。
最近那头大家伙来的次数明显少了,即便每一次吞噬的都不太多,安全范围内的珊瑚膏也是越来越少。
这个智商急速上升到巨枪乌贼,也开始来开来的时间段,给珊瑚膏一个生长的空间。
好在珊瑚膏是从内向外蔓延的,只要珊瑚果还在,珊瑚膏就不会干涸。
隔一段时间就会流淌到安全地带一些。
虽然不能像最初时那样管饱,但隔一段时间还是能够吃到的。
这种情况余渊也已经注意到了,他知道早晚有一天,这家伙一点好处都捞不到的时候,就会不再来了。
而且,最近他也发现,这个空间里的空气越来越浑浊,估计是氧气要消耗殆尽了。
因此,就算端木毅没有离开,他没有学全端木毅的枪法,他也决定要离开了。
珊瑚果要带出一些,但这东西在空气中时间长了会迅速的变质,无法久存。
好在余渊在炎丰木的尸体上,寻到了一个不大的酒葫芦。
里面的酒水显然已经被喝光了,正好能够存放几十颗珊瑚果。
除了酒葫芦和黒螭枪,炎丰木身上的其他东西余渊都不打算带出去,包括那块白泽的皮。
虽然纠结了很久,但最后他还是决定放弃。
他只是个升斗小民,也会见钱眼开,但绝非是那种见利忘义,没有人性的混蛋。
炎丰木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传话人,或者说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但在余渊心中,已经将他和端木毅看作是同等存在的英雄,毕竟,在那个年代里,在一个失去了精神领袖的时代里,能够带领人类,鼓起勇气,与牛头人进行最后的决战,
“你已领会了暴风枪法的精髓,差的只是火候,我没有什么可教你的了。
”面前的端木毅脸上浮现出喜悦和落寞两种混合的情绪。
“你,你是活的?”余渊不敢相信,这些天来一直讲对方当做人机来着,没想到这个端木毅还有意识。
“算不上活着,只能说是一点神识未灭,如今心愿已了,我的使命也完成了。
你得了我的传承,三死断续功和暴风枪法你已学会,这黑螭一并也传给你吧,切莫负了我有熊氏的威名。
”端木毅说罢,眼光遥望远方,身形渐渐变淡,一点点消散在天地之间。
余渊此时才知道,那个功法叫做三死断续,只是这个名字太古怪。
此时也没有功夫去问更多了。
随着端木毅的消散,余渊的意识也一点点回归,最终回到了躯体之中。
回归本体的他还没有从刚才的震撼中清醒过来。
“有熊氏,黄帝啊,端木姓,是黄帝后人,那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与我来的那个世界是共轨的,那是不是我还能够找到回去的办法呢?”余渊脑子里飞快的盘算起来。
大约胡思乱想了一盏茶的功夫,他终于一拍自己的脑袋,暗道一声“蠢货!”就算自己能够穿越回去,那也需要出去后找到合适的途径,这样守在这里胡思乱想无异于缘木求鱼。
想起方才端木毅的话,余渊伸出手,小心的试探了一下,而后将炎丰木手中托着的那根黑色的棍子拿了起来。
这些天来,他不是没想过要看一看这根神奇的棍子,但每一次都被棍子本身散发出来的凛冽杀气逼退。
他甚至怀疑,自己如果硬要将那根棍子拿起来,这根没有锋芒的钝的不能再钝的烧火棍,瞬间便能凝气成锋,将手指切断。
因此,这根棍子便成为了他在这个珊瑚洞中,唯一一个不敢乱打主意的存在。
而如今,在得了端木毅的传承后,他居然能够轻易的将它拿起来,是经过主人许可了吗? 轻轻抚摸棍身,表面并不光滑,仿佛是磨砂面一样,他知道,这根棍子的本质是一杆长锋枪,相对粗糙的枪杆,更有利于持枪者掌握,尤其是在沾血后,不会打滑。
枪体入手后,没有了之前的杀气,并不冰冷,甚至还有些温热,如触肌肤一样,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制成,但可以肯定,绝对是非金非木。
拿在手中,并不沉重,掂量了一下,大概也就三十斤左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仔细端详棍子的表面,在靠近中部的位置,写着两个篆字。
根据端木毅最后的话,再加上余渊上一世半生不熟的中文水平,他大略看懂了,应该是黒螭二字。
沿着棍身往下抚摸,在靠近底端的位置,有一个好像树杈锯掉后的疤痕,余渊好奇的用手摸了上去,纹理清晰,一圈圈的年轮都清晰可见。
不自觉的他手指发力,按了下去。
只听“噌”的一声,从另一端探出一根一次多长的两面带刃的枪尖来。
那枪尖寒光四射,锋忙毕露,在夜明珠的映照下,映出光芒来,整个茅屋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余渊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战。
“这枪是活的!”枪尖跳出来的那一刹那,他差点没握住枪杆,手掌之间仿佛传来了一声欢呼,或者说是一声沉重的心跳。
余渊的心也随之狂跳,这枪仿佛拥有生命的活物一样。
他连忙又按动那个疤痕,又是“噌”的一声,枪尖缩回了棍身。
室内寒光方收。
端的是个好东西。
余渊知道捡到宝了,心里就差没喊出来“好宝贝,好宝贝啊!” 随着心中的惊喜一点点推却,手握着这杆黒螭,一阵伤感油然而生。
能够驾驭如此神兵,该是怎样的一位英雄,余渊忽然间觉得自己对端木毅的料及似乎太少了。
对于这位以特殊方式传授自己绝世武功的没有名分的师父,余渊所了解的只是他英雄的一面,勇武的一面,对于他背负的责任,心中承受痛苦,一无所知。
正像前世奶奶所说的,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是两面的,莫看贼吃肉,也有挨打时。
在英雄光环的背后,余渊能够想见,端木毅正承受着与荣耀和辉煌同等重量的压力和痛苦。
他甚至怀疑,端木毅以身为饵,对于他本身来说,更是一种解脱。
余渊一直认为,有时候选择活着比赴死更需要勇气。
某些伟大英雄的成就,未必就是他们的本意。
余渊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某个书生坐船,恰好一本书掉落到了海里,书生奋不顾身跃入水中,与惊涛骇浪相搏,终于将书捞了上来。
虽然书本上的墨迹大多已经晕开,无法看清内容,但书生的壮举却被众人看在眼里,于是当地官府举孝廉,将其事迹推送到了朝堂之上,满朝文武皆以为这是个将圣人之言看做比生命还要重要,惜文敬子的读书人,随后不但送了一块皇帝钦赐书有“儒生典范”的牌匾,最后还混了个县令当当。
姑且不说这书生在任上的政绩如何,单说若干年后,这书生行将就木之时,终于吐出了当年的实情。
那日船上头等仓中,恰有一位贵妇,书生虽然家贫,但相貌却端正。
眉来眼去之间,便有了私情。
那贵妇也是有妇之夫,与书生也是露水姻缘,事后,随手给了书生一张百两银票。
那书生无处存放,便夹入了手边的一本书中。
便是落水的那一本。
之所以奋不顾身的跳入海中,为的不是书,而是书中的银票。
而更令人咂舌的还在后面。
书生之所以被举孝廉,也并不是他的行为震撼了官府。
而是与书生私通的贵妇,就是当地县令的原配夫人。
这枕边风端的比什么风都要硬。
所以,任何事情的表象之下,都有可能藏着你不知道的秘密。
余渊能够理解端木毅的英雄作为,同样也能够感受到他的无奈和孤注一掷的决绝,但同时,余渊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怀疑,一个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他首先是个人,拥有人性。
而后,成为了英雄后,才被赋予了神性。
这便是英雄的无奈和悲哀吧。
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余渊再次试了一下,两颗松翠石轻轻触碰在一起,发出啪的一声响,却没有任何反应。
他心头不由一阵怅然,那个深藏在岁月中的英雄,那个横枪立马,叱咤风云的豪杰,终究不在了。
“尘归尘,土归土,岁月归于岁月,愿英灵不散,雄魂常在……”余渊心中默默祈祷,此生、前世从没有过的虔诚。
随后,他又很快的从伤感中跳了出来。
开始盘算着如何离开这里了。
最近那头大家伙来的次数明显少了,即便每一次吞噬的都不太多,安全范围内的珊瑚膏也是越来越少。
这个智商急速上升到巨枪乌贼,也开始来开来的时间段,给珊瑚膏一个生长的空间。
好在珊瑚膏是从内向外蔓延的,只要珊瑚果还在,珊瑚膏就不会干涸。
隔一段时间就会流淌到安全地带一些。
虽然不能像最初时那样管饱,但隔一段时间还是能够吃到的。
这种情况余渊也已经注意到了,他知道早晚有一天,这家伙一点好处都捞不到的时候,就会不再来了。
而且,最近他也发现,这个空间里的空气越来越浑浊,估计是氧气要消耗殆尽了。
因此,就算端木毅没有离开,他没有学全端木毅的枪法,他也决定要离开了。
珊瑚果要带出一些,但这东西在空气中时间长了会迅速的变质,无法久存。
好在余渊在炎丰木的尸体上,寻到了一个不大的酒葫芦。
里面的酒水显然已经被喝光了,正好能够存放几十颗珊瑚果。
除了酒葫芦和黒螭枪,炎丰木身上的其他东西余渊都不打算带出去,包括那块白泽的皮。
虽然纠结了很久,但最后他还是决定放弃。
他只是个升斗小民,也会见钱眼开,但绝非是那种见利忘义,没有人性的混蛋。
炎丰木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传话人,或者说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但在余渊心中,已经将他和端木毅看作是同等存在的英雄,毕竟,在那个年代里,在一个失去了精神领袖的时代里,能够带领人类,鼓起勇气,与牛头人进行最后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