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星际飞行器问世,火星探索

关灯
    已经达到100公里/秒的速度。

     飞船此时停止了加速状态,向着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以近乎匀速状态航行而去。

    按照正常速度飞船将会在3800秒后,也就是一个多小时后抵达月球。

     月球的表面并没有明显的大气层,这是因为月球正常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左右,并不能有效束缚空气逃逸到太空中去。

    因此,月亮的第一宇宙速度为1.7千米/秒。

     如果想要宇宙飞船降落在月球上,必须将宇宙飞船从目前100千米/秒的速度减低到1.7千米/秒以下,这样宇宙飞船就能被月亮引力所捕捉,从而进入环月轨道,并通过进一步降低速度来逐渐抵达月球的表面,并在预定的合适部位降落。

     这个减速过程必须依靠主发动机反推而实现,这对于氢气储备量巨大的‘星空号宇宙飞船’来说,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在开始降速过程半个小时之后,也就是飞行器在起飞后约2个小时,宇宙载人飞船就到达了预定的降落区域。

     在降落之前,宇宙飞船已经沿着月球的表面飞行了两周,并拍摄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和传感资料。

     根据数据表明,月亮在常年光照面对地球的一面,温度在20度到150度左右;而在常年背阴面的地方,温度范围则是零下170度到20度左右。

    月球的各个区域布满了大大小小、因为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山。

     飞船降落的区域是在一块阳光照射的区域,传感器显示的地面温度达到了35度。

     在接近月球表面10公里左右的高度时,整个飞船的空中姿态调整为了尾喷口朝下的垂直发射状态,并从飞船的下方弹出了三个巨大的支撑器。

    每一个支撑器的最下面,是由一个面积达到20平米以上的超轻合金钢板组成。

     随着一次次尾喷口喷出的气体调整姿态,最终宇宙飞船的三个支撑器稳稳地将飞船撑在了月球表面浮土中。

    即便是六分之一地球引力的存在,飞船在月球上依然有超过50吨的重量。

     由于信息传送是微波信号传送,地球上空数万公里的大型通讯监察卫星仍然可以几乎没有损耗地接收到直播信号。

    并经过放大处理后继续不间断地在各个媒体,进行‘星空号宇宙飞船’登陆月球的现场直播。

     这是地球上第一次进行星际探索的全程直播,这是星空国的之外的第二个国家所完全不能做到的。

     十分钟以后,一个宽约2米高度约为10米的舷梯被从飞船上放到了地面上。

    两名‘裁决者’战斗机器人手拿电磁枪率先走下了飞船,并在几分钟内评估了周边的环境。

     “大气压0.02,月球引力1.68,地面温度33度,可以宇航服状态进行月球活动。

    ” 随着直播屏幕上‘裁决者’发出的信息提示,300名身穿宇航服、手拿着一些设备的星空国志愿者(星空人民军士兵),依次从飞船上走了下来。

     舰长樊晓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在月球上踏出第一步的人。

     就在星空国在5月份对米国的全国人口普查信息和去军事化的行动中,解封了一些米国1969年登月秘密信息。

    所谓的登月壮举只是为了威慑原苏联,真实的实际登月场景是在米国亚利桑那沙漠的某处“人工搭建”而成。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步。

    ”樊晓当着全球数十亿直播观众的面,手里举着一幅蓝色的星空国国旗,在宇航服的面罩之下说道。

     瞬间引发了全球网民的激烈热评。

     “米国人,真是个大骗子,甚至是他们的载人飞船还没有真正抵达过月球表面!” “星空国太牛了!仅仅几个小时之内他们就能做到从地球降落在月亮上,而且是300多名宇航员同时登陆月球!” “这个世界我只崇拜星空国,不单是他们的文明幸福,更有他们无与伦比的人类科技!” ...... “马克斯-艾伦先生,您怎么看?”有网民直接向个通过个人自媒体,向全球直播‘星空号宇宙飞船’登月盛举的特斯拉老板马克斯问道。

     “星链系统、电动汽车我都在星空国科技的对决中,失败得一败涂地。

    我想我还有这个星球上独一无二、能重复回收发射的星舰系统,可是我发现在星空国强大的科技面前,星舰系统简单地像是一个小学生折叠的纸飞机。

     很显然,‘星空号宇宙飞船’从动力技术、到使用成本、运载能力和速度上,都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设计的任何一款宇宙飞行器,它将成为人类探索太空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 马克斯苦笑着承认道,他是一个豁达而富有勇气的人。

    星空国已经决定收购特斯拉在米国继续生产新能源汽车,因为针对米国的实际制裁将要宣布告一段落,毕竟绝大多数米国的公民也是乌托邦粉丝会的会员。

     几辆重量约为200公斤左右的月球车,也被从飞船上直接搬卸下来。

    包括一个‘裁决者’和三个穿着宇航服的战士坐了上去,然后轮子带起了一片烟尘,几辆月球车的行驶轨迹往四个方向延伸了出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