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乾隆初访
关灯
小
中
大
却说刘统勋返回京城,把刘墉留在了老家,夫人和小夫妻两人的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单莹操持着家中事务,将里里外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刘墉则每日沉浸在书海之中,读书习字,不断充实自己,偶尔也会与友人相聚,谈古论今,吟诗作对,倒也逍遥自在。
这一日,阳光正好,温暖的光束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庭院中。
刘墉与单莹并肩漫步于小径之上,脚下的石板路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微微的光泽。
单莹笑着说:“夫君,如今这般平静的生活,倒也难得。
”她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如同一湾清澈的湖水。
刘墉牵起她的手,那双手柔软而温暖,仿佛握住了整个世界。
他应道:“是啊,只是不知父亲在京城如何了。
”话语中带着一丝担忧和牵挂。
单莹宽慰道:“公公久经官场,定能应对自如,夫君不必过于忧心。
”她的声音清脆而动听,如同山间的溪流,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安心。
时光悄然流逝,又过了些时日,正值盛夏,府中池塘里的荷花开得正艳。
那一朵朵荷花,如同娇羞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
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宛如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托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单莹望着这满池的荷花,心中忽然涌起一个想法,她转头对刘墉说道:“夫君,如此美景,不如我们举办一场赏荷宴,邀请亲友前来相聚,共赏这夏日美景,岂不快哉?” 刘墉看着妻子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欣然同意道:“夫人此议甚妙,我们这便着手准备。
” 于是,两人开始忙碌起来。
单莹精心安排着宴席的菜品,刘墉则亲自书写请柬,邀请亲朋好友。
府中的下人们也都忙碌起来,打扫庭院,布置场地,准备桌椅茶具。
赏荷宴当日,亲朋好友纷纷前来。
他们身着华服,面带笑容,手中拿着礼物,踏入刘府的大门。
府中热闹非凡,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宴席间,众人围坐在池塘边,欣赏着美丽的荷花,感受着夏日的清凉。
有人即兴吟诗,有人挥毫作画,还有人弹奏起乐器,悠扬的乐声在空气中飘荡。
一位友人对刘墉说道:“刘兄,如今你夫妻和睦,生活美满,真是令人羡慕啊!”他的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眼中满是对刘墉的祝福。
刘墉微笑着回道:“各位见笑了,不过是平淡中的一点小确幸罢了。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晃已经到了乾隆十年,1745年。
这一日,我刚从集市上回来,手里还拎着刚买的新鲜蔬果。
远远地,便看到一行四五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
其中一个上前拱手问道:“小哥请了,请问这儿可是刘统勋刘中堂老大人的府宅?”此人一开口便是太监说话的腔调,声音尖细而悠长。
“是的!你们是?……”我疑惑地问,目光在他们身上来回打量。
这几个人衣着华贵,气质不凡,尤其是中间那位,更是气宇轩昂,透着一种威严。
“小哥别怕,我们黄四老爷是刘老大人的朋友。
做生意路过此地,黄四老爷想来刘大人家拜访一下。
”那个说话像太监的人指了指其中一位气宇轩昂的人说,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我们老爷早就返回京城了,他老人家不在家中。
”我回复道,心中暗自猜测着这几人的身份。
“知道、知道、知道!”那个人继续说道:“我们一是拜访一下夫人,另外一个目的是想见见刘墉!” “哦……那你们等一下,在下进去回禀一声。
”我赶忙说道,然后匆匆跑进府内。
我一路小跑,来到夫人和刘墉面前,气喘吁吁地将门外的情况一五一十地禀报。
夫人微微皱眉,说道:“这黄四老爷是何人?墉儿,你可曾听闻?”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警惕。
刘墉思索片刻,摇头道:“孩儿未曾有所耳闻。
母亲,这其中不知是否有何蹊跷。
”他的心中也泛起了嘀咕,不知道这突如其来的拜访究竟是何用意。
夫人略作沉吟,道:“既是老爷的朋友,也不好拒之门外。
墉儿,你随我一同去见见。
” 我随夫人和刘墉来到府门口,刘墉一只脚刚迈出大门,目光扫过门外众人,突然像是看到了什么惊人的东西,赶紧又缩了回来。
他脸色大变,对夫人说:“娘!是皇上来了!皇上来了!” 我和夫人一听,顿时懵圈了!这可如何是好?那可是皇上,就这样贸然相见,实在是有失体统。
正当我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只听到“大胆刘墉,怎么出来又缩回
单莹操持着家中事务,将里里外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刘墉则每日沉浸在书海之中,读书习字,不断充实自己,偶尔也会与友人相聚,谈古论今,吟诗作对,倒也逍遥自在。
这一日,阳光正好,温暖的光束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庭院中。
刘墉与单莹并肩漫步于小径之上,脚下的石板路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微微的光泽。
单莹笑着说:“夫君,如今这般平静的生活,倒也难得。
”她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如同一湾清澈的湖水。
刘墉牵起她的手,那双手柔软而温暖,仿佛握住了整个世界。
他应道:“是啊,只是不知父亲在京城如何了。
”话语中带着一丝担忧和牵挂。
单莹宽慰道:“公公久经官场,定能应对自如,夫君不必过于忧心。
”她的声音清脆而动听,如同山间的溪流,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安心。
时光悄然流逝,又过了些时日,正值盛夏,府中池塘里的荷花开得正艳。
那一朵朵荷花,如同娇羞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
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宛如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托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单莹望着这满池的荷花,心中忽然涌起一个想法,她转头对刘墉说道:“夫君,如此美景,不如我们举办一场赏荷宴,邀请亲友前来相聚,共赏这夏日美景,岂不快哉?” 刘墉看着妻子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欣然同意道:“夫人此议甚妙,我们这便着手准备。
” 于是,两人开始忙碌起来。
单莹精心安排着宴席的菜品,刘墉则亲自书写请柬,邀请亲朋好友。
府中的下人们也都忙碌起来,打扫庭院,布置场地,准备桌椅茶具。
赏荷宴当日,亲朋好友纷纷前来。
他们身着华服,面带笑容,手中拿着礼物,踏入刘府的大门。
府中热闹非凡,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宴席间,众人围坐在池塘边,欣赏着美丽的荷花,感受着夏日的清凉。
有人即兴吟诗,有人挥毫作画,还有人弹奏起乐器,悠扬的乐声在空气中飘荡。
一位友人对刘墉说道:“刘兄,如今你夫妻和睦,生活美满,真是令人羡慕啊!”他的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眼中满是对刘墉的祝福。
刘墉微笑着回道:“各位见笑了,不过是平淡中的一点小确幸罢了。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晃已经到了乾隆十年,1745年。
这一日,我刚从集市上回来,手里还拎着刚买的新鲜蔬果。
远远地,便看到一行四五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
其中一个上前拱手问道:“小哥请了,请问这儿可是刘统勋刘中堂老大人的府宅?”此人一开口便是太监说话的腔调,声音尖细而悠长。
“是的!你们是?……”我疑惑地问,目光在他们身上来回打量。
这几个人衣着华贵,气质不凡,尤其是中间那位,更是气宇轩昂,透着一种威严。
“小哥别怕,我们黄四老爷是刘老大人的朋友。
做生意路过此地,黄四老爷想来刘大人家拜访一下。
”那个说话像太监的人指了指其中一位气宇轩昂的人说,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我们老爷早就返回京城了,他老人家不在家中。
”我回复道,心中暗自猜测着这几人的身份。
“知道、知道、知道!”那个人继续说道:“我们一是拜访一下夫人,另外一个目的是想见见刘墉!” “哦……那你们等一下,在下进去回禀一声。
”我赶忙说道,然后匆匆跑进府内。
我一路小跑,来到夫人和刘墉面前,气喘吁吁地将门外的情况一五一十地禀报。
夫人微微皱眉,说道:“这黄四老爷是何人?墉儿,你可曾听闻?”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警惕。
刘墉思索片刻,摇头道:“孩儿未曾有所耳闻。
母亲,这其中不知是否有何蹊跷。
”他的心中也泛起了嘀咕,不知道这突如其来的拜访究竟是何用意。
夫人略作沉吟,道:“既是老爷的朋友,也不好拒之门外。
墉儿,你随我一同去见见。
” 我随夫人和刘墉来到府门口,刘墉一只脚刚迈出大门,目光扫过门外众人,突然像是看到了什么惊人的东西,赶紧又缩了回来。
他脸色大变,对夫人说:“娘!是皇上来了!皇上来了!” 我和夫人一听,顿时懵圈了!这可如何是好?那可是皇上,就这样贸然相见,实在是有失体统。
正当我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只听到“大胆刘墉,怎么出来又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