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家人团聚

关灯
    们谈到了那部惊世之作《石头记》。

     曹雪芹先生感慨万分,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无奈和沧桑,缓缓说道:“这《石头记》虽是我心血之作,可如今这世道,偌大的一个大清,难能放得下一本闲书。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悲哀,让人不禁为他感到惋惜。

     刘墉劝道:“曹兄不必伤感,尽管朝廷封禁,民间不是在口口相传嘛!禁是禁不了的。

    要不,把书名改一下叫《红楼梦》如何?”刘墉的语气诚恳而坚定,试图给曹雪芹一丝安慰和希望。

     高鹗拍手叫道:“这个名字好,《红楼梦》!也能避免再惹出事端啊!此书若能以新名流传于世,也算是幸事。

    ”他的脸上充满了兴奋和期待,仿佛看到了这部作品的光明未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就此话题讨论良久,各抒己见,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沉思默想,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就这样讨论着书的事情,不知不觉天已经暗了下来。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我们一起在山上找了一家小客栈住了下来。

     乾隆为什么要禁曹雪芹这部《石头记》——《红楼梦》呢?第一是影射了康熙、雍正二朝;第二,用汉人的故事讽刺了满人的风俗习惯。

    第一条咱们不去讲他,这第二条咱得说说。

    咱们汉人提倡的是男女授受不亲,为了避免有伤风化。

    那时的满人可不是这样,比如:咱们汉人男子不能娶五代以内的直系血亲为妻,这个规矩延续了几千年。

    而满人当时就没有这种要求,只要不是自己的亲女儿、亲母亲就行。

    同时女人也是只要不是亲阿妈、亲儿子,同族的其他兄弟都可以,甚至叔侄。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自康熙老爷子就采取措施,要求所有满人学习汉文化,甚至打破满汉不能通婚的界定。

    满人能娶汉家姑娘,嫁汉家男人,但是这个过程近百年很难实现。

    如今曹雪芹的《石头记》里写了那么多乱伦之事,什么王熙凤偷小叔子、贾宝玉偷侄儿媳妇……袭人偷少爷、表姐弟尝禁果、表兄妹偷尝鲜……乾隆能不禁吗?第一是讽刺满人,第二有伤刚刚有点起色的风化。

    以我说也该禁,不然都学书内模样成何体统! 一夜无话,第二天我们早早起来,看了泰山的日出。

    当那一轮红日从云海中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我们身上,仿佛给我们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我们被这壮丽的景象所震撼,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随后,便一同下山了。

     从泰山下来后,我们又去参观了那庄严的、精美的岱庙。

    岱庙内香烟袅袅,钟声悠扬,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感受着千年古刹的宁静与庄严 随后,我们还去参拜了孔圣人,听到孔圣人的事迹,便对孔子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站在孔圣人的像前,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参拜完孔庙,我们和曹公子他们就分手了。

    这一番游历,让我收获颇丰,长了很多知识。

    终于,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路话不多说,终于在一日就到了家中。

    一进家门,就看到勤格格一脸怒气地站在那里。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像一阵风似的冲过来,一把揪住我的耳朵,嗔怪道:“你这没良心的,出去这么久,也不想着家里!还把三哥给拐跑了,让嫂子整日里向我要人!孩子们天天找父亲。

    ”说着,又拿起鸡毛掸子朝我打了下来。

    勤格格的脸涨得通红,眼中满是愤怒和委屈。

     我疼得一蹦老高,边蹦边求饶:“别打了别打了,出去的时候都同意了的!这会儿都是我的错了!别打了——!”我一边躲闪,一边苦苦哀求,样子十分狼狈。

     可刘墉两口子却进到房间里说悄悄话去了!“嗨!他倒是跟没事儿人似的!”我用力掰开了格格的手,推了她一下,揉着被揪疼的耳朵,嘴里责怪着格格。

     格格一看我躲开了,扔了鸡毛掸子进房间哭去了。

    我连忙跟进了房间,跪下来一边求饶,一边哄劝,才让勤格格消了点气。

     格格止住哭声说道:“刘安!你知道我多担心你吗?你是我的男人。

    我天天在家为你担心,求菩萨告奶奶地为你祈祷。

    生怕你出点什么事儿!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