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两烦亲王

关灯
    上文书说道刘墉给傅恒出谋划策,在朝堂之上统一了征讨准噶尔汗国的百官思想,赢得了乾隆的赞誉,擢升为侍讲。

    我在这个时候,时不时地会遵照内务府指派在皇宫内当值。

     我当值的时候,刘墉不用在翰林院当值。

    刘墉当值的时候,我不用在皇宫内当值。

    就这样我们哥俩,好似被命运的轮盘交错开来,难以觅得闲暇时光畅叙幽情。

     这一天清晨,曙光初现,我结束了长达六个时辰的值宿,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刘府。

    刚踏入府门,便瞧见勤格格紧紧拉着林代玉的手,两人似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林代玉那秀美的面庞上挂满了泪花,宛如带雨的梨花,惹人怜爱。

    我心中一惊,赶忙回房换了衣服,疾步上前询问究竟。

     格格蛾眉微蹙,面露愠色道:“我那娘舅真不是东西,一大把年纪了,还妄图强娶代玉妹妹为小妾。

    ”言罢,无奈地叹了口气。

     唉——这便是权势之家的丑恶嘴脸。

    在那个世道,有权有势的老爷们仿若主宰一切的霸主,哪怕年逾古稀、齿摇发落,只要相中了穷人家的美貌姑娘,便会不择手段地将其纳入怀中,肆意践踏他人的尊严与自由。

    我等一介贫民除了在心底咒骂几句,宣泄心中的愤懑,又能如何? “那这林妹妹该如何是好?”我忧心忡忡地望着格格,期盼她能有个主意。

    可格格只是轻轻摇头,她亦无计可施,眼下唯有等刘墉归来,再作商议。

     此事万不能让刘统勋知晓。

    否则,又是一场风波。

    而此刻,刘墉正在翰林院当值。

    事不宜迟,我心急如焚,当即决定前往翰林院找刘墉商量对策。

    我匆匆更衣上马,扬鞭疾驰,不多时,便抵达了翰林院。

     见到刘墉,我赶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知于他。

    刘墉略作沉思,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你速去东六胡同和硕诚亲王府,找和硕诚亲王。

    他与曹雪芹素有交情,或许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 我闻言,转身便欲离去。

    刘墉却一把拉住我:“你且慢。

    你就这样冒冒失失地前去,人家怎会认得你?我修书一封,你带上它,或许方能成事。

    ”言罢,刘墉快步走向书案,挥毫泼墨,不多时,一封书信已然写就。

    我小心翼翼地将信收好,藏于怀中,再次踏上行程。

     我怀揣着刘墉的书信,马不停蹄地赶赴东六胡同和硕诚亲王府。

    王府门前,两座石狮子威风凛凛地蹲踞着,朱漆大门紧闭,透着一股威严庄重的气息。

    我深吸一口气,上前将书信交与门子,表明自己是受刘墉之托前来拜见王爷。

    门子接过书信,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转身入内通报。

    我站在门外,心中忐忑不安,时间仿佛变得无比漫长。

    好在不多时,门子便出来,将我迎了进去。

     踏入王府,只见庭院深深,回廊曲折,雕梁画栋,尽显皇家气派。

    我沿着回廊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正厅。

    见到王爷的那一刻,我不禁微微一愣。

    在我印象中,王爷应是一位年逾花甲、白发苍苍的老者,不想眼前的这位王爷看上去竟与乾隆皇帝相差无几。

    他面容英俊,身姿挺拔,一袭华服在身,更显气宇轩昂。

    乾隆的叔叔,却如此年轻,实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赶忙以大礼参拜,毕恭毕敬地说道:“奴才参见王爷,愿王爷福寿安康!” “起来吧!”王爷的声音干脆利落,不怒自威。

    “刘墉信中已将事情言明,你无需多言。

    本王且修书一封,你带着书信,领着那姑娘前往西山碧云庵找庵主,她见信后自会妥善安排。

    ” 说罢,王爷移步书案,提起笔来,笔走龙蛇,一挥而就。

    随后,将书信递给我:“本王这也是看在刘墉的面子,念及与曹公子的情分,方帮你们一把。

    速速去吧,若让那倔老头刘统勋知晓此事,你们怕是会吃不了兜着走!” 我心中暗自庆幸,看来王爷对我们家老爷子的脾性了如指掌。

    我接过书信,再次向王爷行礼谢恩,辞别王府,匆匆赶回刘府。

     回到刘府,我赶忙命人套上马车,与格格一同陪着代玉姑娘赶往西山碧云庵。

    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车内的气氛却因有了一丝希望而略显轻松。

     行至西山碧云庵,只见庵院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四周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我等下了马车,步入庵中。

     庵主妙玉正于佛堂之中诵经,听闻我们前来,起身相迎。

    待看清妙玉面容,我等不禁暗暗称奇。

    只见她: 缁衣难掩玉容娇,秀目含星韵自饶。

     静对青灯修慧性,莲姿逸韵世尘飘。

     这庵主当真生得一副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