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广西赴任

关灯
    时光悠悠,岁月流转,年节的喜庆气氛早已消散,往昔的日子便已悄然翻过。

    付钰,这位曾历经生活种种的男子,终于迎娶了心仪的媳妇,而谢玲儿也得以与他名正言顺地相伴,从此开启了安稳平静的生活篇章。

     时间悄然来到乾隆二十一年三月末的一天,天色仍被朦胧的夜色笼罩,尚未完全明亮,晨曦只是微微地透露出一丝光亮。

    我们便在这微弱的晨光中,怀着复杂的心情,辞别了皇上、又向两位亲王道别、还有傅恒傅中堂。

    最后,我们来到老母亲刘氏面前,她眼中的不舍与牵挂如丝线般缠绕着我们的心,我们强忍着离别的伤感,与她作别。

     随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广西的漫漫路途。

    身边有二十名护卫一路护卫我们的安全。

     从卯时从京城出发,一路前行,将近午时,一个热闹的集镇出现在我们眼前。

    经人打听,得知此处叫良乡。

    我们在集镇上找到了一家看起来干净整洁的饭铺,决定在此处打尖吃饭,稍作歇息。

     那二十名护卫训练有素,十分守规矩地站在一旁。

    他们从怀中掏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就着水,默默地吞咽着,没有丝毫的抱怨。

    刘墉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禁泛起一阵不忍。

    他站起身来,满脸热情地招呼道:“来来来,大家都过来坐下!一起舒舒服服地吃点热乎饭菜,就着凉水啃干馍,这怎么能行!老板儿,给这二十几个小伙儿每人来二两酒,半斤牛肉。

    ” 护卫们听到刘墉的话,先是一愣,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以往的经历中,他们大多只是默默执行任务,很少遇到这样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如此照顾他们的官员。

     很快,饭桌上摆满了香气四溢的菜肴,众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经过短暂的休息,大家准备起身上路。

    这时,那二十名护卫中一个稍年长的走到刘墉跟前,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有些局促地说道:“刘大人,这是我们几个今日饭钱,请您收下!” 刘墉微微皱了皱眉,目光温和地问道:“你们月俸是多少?” 那人恭恭敬敬地回答:“月俸二两,粟五斗。

    ” 刘墉的目光中透着关切和不解,继续说道:“那你们今日掏出如此之多银两,日后如何过活呀?” “我们——!我们——!到时候再说吧!”那人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似乎已经习惯了生活的窘迫和不确定的生活。

     “收起来吧!还给诸位兄弟,今日之饭,刘墉请了!即便以后,你们的食宿也归我刘墉管了!”刘墉温和地将银子退回给那二十个护卫。

     那二十个护卫听了,脸上满是惊讶和感动。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跪倒在地,齐声说道:“刘大人真乃不可多得的好官,我等愿誓死追随刘大人!为刘大人马首是瞻!”从此,这二十名护卫就跟随了刘墉一辈子,他们的命运也与刘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要知道,刘墉是有权利留下这二十名护卫的。

    这二十位,只是经过战场洗礼的普通士兵,不像我和付钰这样的大内侍卫,必须经过乾隆批准。

    只要刘墉给诚亲王写封信,说明情况,这些人很自然地就能留下。

    他们都是二十一二岁的棒小伙,又上过战场,打仗经验丰富。

    对于刘墉来说,留下他们无疑是如虎添翼,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对于这些护卫而言,能跟着刘墉,便不用再去前线经历生死搏杀,自然是求之不得,心中更加高兴。

     当他们决定跟随刘墉之后,毫不犹豫地把身上的银子都交给了刘墉保管。

    他们心里清楚,一是刘墉不缺他们这点银子;二呢,遇到打架斗殴之类的事儿,最起码不怕弄丢了。

    刘墉也欣然答应,让单莹嫂子用账本一一记录清楚,将银子妥善收了起来。

     完成这一切,我们整理好行装,再次踏上了征程,离开了良乡之地,朝着涿州进发。

    马蹄扬起的尘土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为我们的前行之路铺上了一层朦胧的纱幕,带着我们走向未知的远方。

     就这样,我们一路晓行夜宿走走停停,在经过泰山余脉时,那个爱讲故事的刘墉又开始讲起了我们和狼群的故事,尤其是讲到我呕吐的场景时,那二十个小伙子笑得前仰后合,笑的直不起腰来。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