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去与留
关灯
小
中
大
书院坐落于山脚,古麓山寺位于山腰,云麓宫立于峰顶。
日寇的飞机,炸毁了书院,炸没了寺院,道观虽得以幸免于难,却也已人心惶惶。
轰炸过后,和尚不能侍奉佛祖,道士也不能安心修行,两教的修行人士纷纷下了山去往各地挂单。
又由于云麓宫位于山顶,是绝佳的了望地点,为了让之后的空袭有所准备,道观也就被驻军征用了。
上山各处都有士兵把守,沈错几人自也就没能一观福地真容。
待曾先生单独与杨先生谈论一番后,一行人便坐木船返回了。
“广州战事吃紧,由长沙到香港再坐船去云南已然行不通。
”端坐木船上的曾先生眼中难掩失落,喃喃细语,“乘车至广西入越南,再搭火车进云南原本是可行的。
但此路线上的公路与铁路也是国军的重要补给线。
眼下日寇袭扰封锁得愈发频繁,按此前往也已是极不安全。
” “正如杨先生所言,唯有徒步一途。
”求学之路,何其艰难!曾先生忍不住长叹一声。
沈错见曾先生正自长吁短叹,安慰道:“这一路由高邮至长沙我们不是也过来了吗?” 曾先生摇头苦笑:“我们这一路除却大别山,算是‘康庄坦途’。
而由此去云南却是‘穷山恶水’,不可相提并论。
” “你可知为何要设置三条线路?”曾先生忽而问道。
“未免一网成擒?或是贫富各有不同?”沈错揣度道。
“都不是。
是因人而异所制定的策略。
”曾先生转述杨先生的话,“成行之前,学校组织了体检,根据体格强弱分了组,体魄强健之人才准徒步前往。
只因几位校长深知,跋山涉水可是会要人性命的。
” “而且我们的队伍之中还有体力较为羸弱的女生,这一路怕是会…”曾先生凝思片刻后说道,“涉及个人安危,需开诚布公地讨论一下,去留由他们自己决定。
” “三斤”在一旁安慰道:“出发时团座曾说过,长沙的军队会给予支持。
明日一早我就去问问。
有他们的帮助,也没这么困难。
” 曾先生点头称是:“没错。
杨先生提到过。
前一批师生启程之前就有军官一同参与组织,军队更命一位团长亲自领队,同时携不少士兵随行护卫。
不过,他们一行近三百余人,劳师动众也属正常。
可我们就这么几人,怕是不值得再加派人手了。
” “要是不成也就多费点口水,不碍事。
”“三斤”底气不足,他觉得曾先生说得有理。
几人回到宿舍,天色已暗,不少人并未归来,想是去见识本地的风土人情。
曾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