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话龙兴燕邸建首善 立东宫文武生龃龉(1)
关灯
小
中
大
只是自己听说小伙子很有志向,一再坚持才结成连理,果不其然,短短十几年,李至刚就做到了国家的二品大员,夫荣妻贵,反过来,连老父都敢仗势欺人了。
“一想起他在刑部大狱的样子,妾心都要碎了。
老爷记挂着,奴家就放心了。
”“姐夫多费神,我兄弟二人也在此谢过了。
”李至刚瞄了一眼两个小舅子,一脸的不屑。
不是这两个家伙怂恿着,原本胆怯的老爷子才不会失手杀人呢!几个人出去了,李至刚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只让丫鬟燕菊陪着,一杯接一杯地喝茶。
四十几岁的他,官至礼部尚书,已经很知足了,但老泰山在家乡杀人的事出来后,他才觉得,礼部尚书官品不低但实权不大,自己若是个吏部尚书或都察院都御史,又有谁敢不给他面子,一个五品的解矮子还不乖乖的? 吉星高照的李至刚也是命运多舛。
洪武二十一年,因对儒家经典的谙熟,举明经中第,直接选到皇太子朱标身边,两年后就被授予了正五品的礼部郎中,那是多少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品秩啊!壮年得志,让他有些昏昏然。
在洪武末年那个皇帝视群臣如寇仇的氛围中,李至刚也未能幸免,因受牵连被谪戍边疆,十几年来,几起几落。
做过工部郎中,河南参议,湖广参议,也下过大狱,直至永乐登基,听说刑部大牢里有个叫李至刚的参议不但精通儒家经典,处理政务也是一把好手,从一团乱麻到有条不紊,只是倏忽间的事,永乐正缺人手,觉着接纳诸司百官奏疏的通政司最需要这样的人,就下旨让他做了右通政。
不久,又让他参与了《太祖实录》的重修。
因为事涉当今皇帝,从出生到就藩,再到靖难、登基等许多大事,尤其像举兵南向所谓靖难这样忌讳的事该怎么个写法?建文年间已修完了《太祖实录》,新帝即位后当然不能认可那个版本,重修过一次,还是不满意。
他冥思苦索,这是今上即位后的第二次重修,再让皇上不满意,说不定又要去哪个犄角旮旯凉快去了。
于是,他大胆把建文在位的四年都抹去了,改为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
不用皇上说,李至刚比谁都明白皇上用他这个举明经的人是什么用意。
孔夫子的《春秋》笔法尽人皆知,稍后于《春秋》的《公羊传》评价《春秋》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时光流逝了二千年,今天轮到他李至刚写“春秋”了,他还能不明白皇上的意思。
后来,永乐只是略略翻了翻尚未完成的《太祖实录》,看了看目录,就
“一想起他在刑部大狱的样子,妾心都要碎了。
老爷记挂着,奴家就放心了。
”“姐夫多费神,我兄弟二人也在此谢过了。
”李至刚瞄了一眼两个小舅子,一脸的不屑。
不是这两个家伙怂恿着,原本胆怯的老爷子才不会失手杀人呢!几个人出去了,李至刚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只让丫鬟燕菊陪着,一杯接一杯地喝茶。
四十几岁的他,官至礼部尚书,已经很知足了,但老泰山在家乡杀人的事出来后,他才觉得,礼部尚书官品不低但实权不大,自己若是个吏部尚书或都察院都御史,又有谁敢不给他面子,一个五品的解矮子还不乖乖的? 吉星高照的李至刚也是命运多舛。
洪武二十一年,因对儒家经典的谙熟,举明经中第,直接选到皇太子朱标身边,两年后就被授予了正五品的礼部郎中,那是多少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品秩啊!壮年得志,让他有些昏昏然。
在洪武末年那个皇帝视群臣如寇仇的氛围中,李至刚也未能幸免,因受牵连被谪戍边疆,十几年来,几起几落。
做过工部郎中,河南参议,湖广参议,也下过大狱,直至永乐登基,听说刑部大牢里有个叫李至刚的参议不但精通儒家经典,处理政务也是一把好手,从一团乱麻到有条不紊,只是倏忽间的事,永乐正缺人手,觉着接纳诸司百官奏疏的通政司最需要这样的人,就下旨让他做了右通政。
不久,又让他参与了《太祖实录》的重修。
因为事涉当今皇帝,从出生到就藩,再到靖难、登基等许多大事,尤其像举兵南向所谓靖难这样忌讳的事该怎么个写法?建文年间已修完了《太祖实录》,新帝即位后当然不能认可那个版本,重修过一次,还是不满意。
他冥思苦索,这是今上即位后的第二次重修,再让皇上不满意,说不定又要去哪个犄角旮旯凉快去了。
于是,他大胆把建文在位的四年都抹去了,改为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
不用皇上说,李至刚比谁都明白皇上用他这个举明经的人是什么用意。
孔夫子的《春秋》笔法尽人皆知,稍后于《春秋》的《公羊传》评价《春秋》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时光流逝了二千年,今天轮到他李至刚写“春秋”了,他还能不明白皇上的意思。
后来,永乐只是略略翻了翻尚未完成的《太祖实录》,看了看目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