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皇上请饭饭中有话 扶桑朝贡贡使挟私(3)

关灯
    “皇上,新任礼部尚书郑赐求见,说是为朝鲜和扶桑贡使的事。

    ”黄俨悄声道。

    说到远夷,还马上就到了,理清事由,正好藉此把大明结好万邦之心昭示天下。

    永乐扫了一眼还堆得高高的奏折,毫不犹豫道:“宣他进来。

    ”郑赐蹑手蹑脚跪在永乐面前,行礼毕,见了小山一样的奏折,又有些歉意:“臣搅扰皇上了。

    朝鲜使臣已来几天,陛下召见那天因使臣多他未及细说。

    原是国王李芳远的父亲李成桂年老多病,最近又厉害了,李芳远的使臣是专意来求医求药的,另外还需一些龙脑、沉香、苏合、香油等物配药,并带来布匹作为交换,同时贡马三千匹。

    ” “人命关天,为甚不早说?”永乐瞪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郑赐。

    在刑部滞留了一大堆案子,到了礼部还一样迁延,拖泥带水,何时能雷厉风行、挺胸抬头办一件利索事?他一直不喜郑赐的柔弱和畏首畏尾,像做了多少亏心事似的。

     “速传朕旨意,”责怪吧,又觉得无来由,不该发火,他缓和了语气,“着朝鲜使臣向太医院使戴原礼详述老王病情,按病出方;将所需物品全部备齐,连同医方、药物一同送到朝鲜贡使手中,交换用的布匹原数退回,所贡马匹由户部运绢一万五千匹以偿其值。

    ” “扶桑也有贡使来了?”“是的,已在宁波登岸。

    ”“这倒新奇。

    黄俨,把金忠和解缙、杨荣几个阁臣找过来,专议扶桑贡使的事,还有,把李至刚也叫来。

    ”“奴才领旨。

    ”黄俨应着,出了宫,一溜小跑着去了。

     永乐对扶桑贡使的到来为什么会如此看重,这里是深有原因的。

    自元代开始,扶桑海盗就时常出没在中国的东南沿海上,抢劫行船,杀人越货,有机可乘时,就登岸洗劫,沿海百姓下不了海还整日提心吊胆,苦不堪言。

    大明立国之初,太祖曾派人诏谕扶桑,双方才算有了不太正常的官方往来。

    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谋反,据说外援正是扶桑国,太祖一气之下断了和扶桑的交往。

     海途遥远又不便征剿,他只能派信国公汤和等大将巡海防倭,在上万里的海防线上设卫置所,建筑军事设施,严防倭寇登岸骚扰。

    然而,中国东南的海岸线太长,时常是防不胜防,以致海警频繁,几乎成了朝廷的一块心病。

    永乐即位后,就想扭转这种被动尴尬的局面,平息沿海的烽火硝烟,所以,他两次派使臣诏谕扶桑,这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