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尺布斗粟皇后明理 岁峥月嵘天子动情(2)
关灯
小
中
大
下至指挥小校皆被箠楚,人不能堪,竟未明何罪?”
永乐眉头紧锁,心绪不宁。
弟弟们大多健在,侄辈的亲王只有秦、晋二人,莅位没几年就敢如此放肆,倚仗什么?他马上就有了杀一儆百的念头,转而又摇摇头。
建文惩治诸王,意在削藩;而今诸王不法,他搬出《大明律》来裁衡,会不会也被人们认为是削藩,是重蹈建文之足迹? 尚炳是二哥秦王朱樉的儿子,父兄们尸骨未寒,建文时遭囚的苦楚尚未过去,贵为亲王的弟侄们就在恣意妄为了。
不当皇帝他或许不清楚这些事,当了皇帝才有了面对诸王的无奈。
全部召回面谕,哪有那么多光阴和精力?再说,召回了,作用就那么大,弟侄们就那么听话吗?一种无奈的情绪涌上心头,也只能从诫勉开始,且行且看,再做道理。
永乐援笔写道:“国家笃于亲亲之谊,宗室谨守藩属之礼,晏然而处,富贵保全又有何难?今秦王尚炳于吏民所为,岂是长久保全之道?念及初犯,罚俸半年,使深知悔过,以儆效尤,既慰其父于冥冥之中,也算是朕国法之循了,其昭告天下。
” 写毕,很吃力地把折子挪到一旁,似乎一份小小的折子上有着千钧的重量。
他轻轻叹息一声,并不是所有的亲王都像老十七宁王那样乖,从齐王开始,他就明显地感觉到了皇帝和亲王的争端将不可避免,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
尽管,他一忍再忍,不会像建文那样猛烈。
就像一块完整的巨石,裂痕已经有了,谁敢保证它不会随着风雨的侵蚀一点点崩裂呢!果然,下一份折子还是弹劾亲王的,而且,又加上了一个不是亲戚的亲戚。
永乐分别见了宁王、齐王后,边看奏折边写批语,先讲情,再谕理,最后就是法,情理法三者都端出来,还不会有所改观?于气愤中批阅奏折,一个
弟弟们大多健在,侄辈的亲王只有秦、晋二人,莅位没几年就敢如此放肆,倚仗什么?他马上就有了杀一儆百的念头,转而又摇摇头。
建文惩治诸王,意在削藩;而今诸王不法,他搬出《大明律》来裁衡,会不会也被人们认为是削藩,是重蹈建文之足迹? 尚炳是二哥秦王朱樉的儿子,父兄们尸骨未寒,建文时遭囚的苦楚尚未过去,贵为亲王的弟侄们就在恣意妄为了。
不当皇帝他或许不清楚这些事,当了皇帝才有了面对诸王的无奈。
全部召回面谕,哪有那么多光阴和精力?再说,召回了,作用就那么大,弟侄们就那么听话吗?一种无奈的情绪涌上心头,也只能从诫勉开始,且行且看,再做道理。
永乐援笔写道:“国家笃于亲亲之谊,宗室谨守藩属之礼,晏然而处,富贵保全又有何难?今秦王尚炳于吏民所为,岂是长久保全之道?念及初犯,罚俸半年,使深知悔过,以儆效尤,既慰其父于冥冥之中,也算是朕国法之循了,其昭告天下。
” 写毕,很吃力地把折子挪到一旁,似乎一份小小的折子上有着千钧的重量。
他轻轻叹息一声,并不是所有的亲王都像老十七宁王那样乖,从齐王开始,他就明显地感觉到了皇帝和亲王的争端将不可避免,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
尽管,他一忍再忍,不会像建文那样猛烈。
就像一块完整的巨石,裂痕已经有了,谁敢保证它不会随着风雨的侵蚀一点点崩裂呢!果然,下一份折子还是弹劾亲王的,而且,又加上了一个不是亲戚的亲戚。
永乐分别见了宁王、齐王后,边看奏折边写批语,先讲情,再谕理,最后就是法,情理法三者都端出来,还不会有所改观?于气愤中批阅奏折,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