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解学士大内议群臣 姚少师浙西遭冷眼(1)

关灯
    虽然夏原吉在给皇帝的几次奏疏中已经把治水的大致经过叙述了,回京后,永乐还是又听了一遍更详尽的陈述,倍感欣慰,不住点头。

    他说:“苏州等几府连年遭灾,朕心不安,你在那里布衣徒步,日夜经划,和军士、百姓一同流血、流汗,安抚了一方,仁德遍布苏湖各郡,朕甚欣慰,故利民、便民之事朕更愿交你。

    ” 说到这儿,永乐的话突然打住了。

    出去两年多,夏原吉刚回京师,椅子还没有焐热,他实在不便说出还让他出巡的话,但夏原吉已经敏感地觉察出了皇上的意思,拱手道:“谢皇上褒奖,微臣只做了分内之事,想为皇上分忧,为百姓解难,却不能尽如人意。

    苏松膏腴之地,近年却水旱连连,刚赈了旱灾,又发了水灾,臣愿秉陛下旨意救民于水火,但有差遣,皇上尽管吩咐,切勿念臣之丁点辛劳。

    ” 居功不傲,享誉不骄,永乐心下满意,一捋长髯道:“有口皆碑的斐然治绩,朕已听到议论了,所以留俞士吉、袁复继续在浙西放赈,延续你们的德治。

    松江仪智、苏州虞谦、嘉兴刘观、湖州李庆佐治有功,将另行叙用。

    今调你回京,也是别有委任,河南、陕西、山东蝗虫泛滥,此类灾害防治,尤需百姓配合。

    思来想去,朕还是想遣你往三省治蝗,有了治水尝试,你最知如何激励百姓,近日启程,有什么困难吗?” “皇上的信任就是臣最大的荣幸,”回京的路上,夏原吉就已听到了蝗灾严重的传言,思虑着皇上会不会遣他前去捕治。

    趁着年轻,他也想多跑几个地方,长见识,广阅历,为日后履职做铺垫,果然又能如愿了,只是对不住高堂老母和久别的家人。

     “早一日灭蝗则百姓多一分收获,”原吉说,“臣知陛下爱臣之心,不用近日,臣明日就启程赴豫,来不及周虑,需要什么,臣在路途或至豫后另疏请示。

    ” “就依爱卿!”永乐的声音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