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筹粮秣君臣议兴屯 拢人才翰林建八馆(3)

关灯
    蹇义一笑:“皇上,光‘堵’不是办法,惩治了一批,抑或还有下一批,臣建议,就像府学、县学一样,僧人有个定数,真有造诣的不拦,逃避赋役的,不许。

    ” 永乐思考了一阵:“爱卿言之有理,那就这样,愿为僧道者,府不得超过四十人,州不超三十人,县不超二十人。

    年十四以上二十以下,邻里担保无事的,可以去寺观从师受业。

    五年后各种经卷习熟了到僧录司考试,深谙经典的,可取法名,给予度牒。

    不通经典的,仍罢还为民。

    ” “此法最妥。

    ”几人一齐道。

    “皇上,自请度牒的予以惩处,不守戒律、违反律例的也不能饶了。

    ”金幼孜见说起僧人,想起一些僧人道士的平日所为,甚为愤懑。

    “朕也听说了一些僧人的荒唐之举。

    佛、道二教本来讲清净无为,而今为僧者不守戒律,动辄较利,饮酒食肉,厚颜无耻,男女杂处,乃至游荡荒淫,此孽不治亦将后患无穷。

    传旨僧录司、道录司,不仅要限制僧、道人数,还要严加管束,违法及违反戒律者杀无赦。

    ” “皇上一语破的,令人钦佩。

    ”金幼孜道。

    永乐摆摆手,制止了他的恭维,抬眼见黄俨走了过来。

     “皇上,郑和泛海归来,已在武英殿外候驾了。

    ”黄俨本就想多听听皇上身边的机密,没有旨意又不敢进来,因有事需通禀,所以,早已从外面溜进来,找个茬口,忙着跪禀。

     “快快叫进,再知会淇国公和礼部郑赐一声,叫他们一块来听听。

    ”郑和从外面大步走进来,器宇轩昂,气度不凡,说他有天朝大使的形象一点都不夸张。

     他先给皇上行礼,又和其他人打了招呼后站在一旁,比别人整整高了一头还多。

    “吾皇万岁!万万岁”的洪钟般的声音还在殿内回响。

    永乐高兴赞道:“众卿看看,朕的天国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