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奇妙邂逅:印章结缘,摄影惹祸
关灯
小
中
大
今后请到县衙多多切磋切磋。
” 李准知道姓谢的比较稀少,急忙问道:“请问先生,你认识一个也姓谢的谢质我不?” 中年书生诧异道:“不知公子怎么会认识谢质我。
” 李准激动地说:“三年前,我在河源阳县居住时,因刚从四川到广东,贪吃蛋卷引起消化不良腹部突发疼痛,我父亲找了很多医生都没治好,后来还是一个衙门师爷叫谢质我,推荐了他老家福建的一个偏方才治好我的病,后来我父亲因公事调走了,可惜一直没给恩人当面致谢。
” 中年书生沉思片刻,试探问道:“公子莫非姓,叫李准。
” 李准大吃一惊:“难怪先生会看相,算出我叫李准。
” 中年书生激动地说:“鄙人就是谢质我,你父亲到海阳后,专门把我调了过来。
” 李准赶紧双手握住大声说:“原来是恩公在上,李准今天唐突了。
” 二人双手相连相互摇晃,哈哈大笑不止。
自此后,二人经常在一起谈论书法印章,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学习之余,李准日夜不停用钢钻雕刻印章,乐此不疲,前后雕刻了200多枚印章,小篆学得有模有样,颇有心得。
李准看见洋人胸前挂个相机,拍摄出非常漂亮的人物风景照片,极为着迷,家里不差钱,他便用自己的零钱托人从上海购买了一台手动单反相机。
它可以将人眼睛所看见的东西展现在一张特殊的白纸上,其独特的光线、凝固的造型、永恒的记忆显示出强大的艺术魅力。
这个年代,因相机极其昂贵的价格和复杂的技术,在国外也比较少见,在大清朝更是稀罕物件。
李准花钱向洋人照相师努力学习,学会了光圈大小、速度快慢、构图技巧、冲洗底片、翻印照片等新式技术和艺术水准。
李准将自己家的一个小杂物间,改造成了冲洗照片的暗室,里面有一盏昏暗的红灯泡,特别是相机胶片只能在暗室内,放入显影罐中用专用药水冲洗得到黑白反差图像,再用光将胶片上影像曝光投射到相纸上,用显影液冲洗出影像,最后再用定影液固定,最后烘干而成。
为了拍摄好人物和风景,李准学习之余几乎跑遍了海阳及周边县,李准张扬的行为,还是引起了社会的轰动。
广东虽为沿海地区外国人不少,但中国人男女观念仍封闭落后,他拍摄美女的举动被一些人视为离经叛道。
甚至有人给李准取了“衙门虎少”的罪名,当然
” 李准知道姓谢的比较稀少,急忙问道:“请问先生,你认识一个也姓谢的谢质我不?” 中年书生诧异道:“不知公子怎么会认识谢质我。
” 李准激动地说:“三年前,我在河源阳县居住时,因刚从四川到广东,贪吃蛋卷引起消化不良腹部突发疼痛,我父亲找了很多医生都没治好,后来还是一个衙门师爷叫谢质我,推荐了他老家福建的一个偏方才治好我的病,后来我父亲因公事调走了,可惜一直没给恩人当面致谢。
” 中年书生沉思片刻,试探问道:“公子莫非姓,叫李准。
” 李准大吃一惊:“难怪先生会看相,算出我叫李准。
” 中年书生激动地说:“鄙人就是谢质我,你父亲到海阳后,专门把我调了过来。
” 李准赶紧双手握住大声说:“原来是恩公在上,李准今天唐突了。
” 二人双手相连相互摇晃,哈哈大笑不止。
自此后,二人经常在一起谈论书法印章,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学习之余,李准日夜不停用钢钻雕刻印章,乐此不疲,前后雕刻了200多枚印章,小篆学得有模有样,颇有心得。
李准看见洋人胸前挂个相机,拍摄出非常漂亮的人物风景照片,极为着迷,家里不差钱,他便用自己的零钱托人从上海购买了一台手动单反相机。
它可以将人眼睛所看见的东西展现在一张特殊的白纸上,其独特的光线、凝固的造型、永恒的记忆显示出强大的艺术魅力。
这个年代,因相机极其昂贵的价格和复杂的技术,在国外也比较少见,在大清朝更是稀罕物件。
李准花钱向洋人照相师努力学习,学会了光圈大小、速度快慢、构图技巧、冲洗底片、翻印照片等新式技术和艺术水准。
李准将自己家的一个小杂物间,改造成了冲洗照片的暗室,里面有一盏昏暗的红灯泡,特别是相机胶片只能在暗室内,放入显影罐中用专用药水冲洗得到黑白反差图像,再用光将胶片上影像曝光投射到相纸上,用显影液冲洗出影像,最后再用定影液固定,最后烘干而成。
为了拍摄好人物和风景,李准学习之余几乎跑遍了海阳及周边县,李准张扬的行为,还是引起了社会的轰动。
广东虽为沿海地区外国人不少,但中国人男女观念仍封闭落后,他拍摄美女的举动被一些人视为离经叛道。
甚至有人给李准取了“衙门虎少”的罪名,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