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赈捐风云:从第一桶金到多省求援

关灯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李准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奔波于潮汕、香港和南洋等地。

    他时而上门与富商们恳切交谈,时而在街头巷尾与普通民众宣传赈捐的意义。

    每一次与人交流,他都眼神坚定,言辞诚恳,双手不停地比画着,试图让更多的人了解灾区的困境和赈捐的重要性。

    终于,他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地筹集了高达11万两白银。

    随后,他仔细地将这些银两全数寄给了湖北的张之洞。

     张之洞收到这笔钱后,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随即,他迅速拿起笔,与湖北巡抚一同联名向朝廷保荐李准为知府,那一笔一画都充满了对李准的赞赏和期待。

    然而,吏部却对此置之不理,那一封保荐函仿佛石沉大海,没有激起丝毫波澜。

     然而李准并没有受此影响,此后的一年时间里,他一如既往每日早早地便出门,他的身影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想尽办法劝导,每到一处,他都会热情地与官商们握手寒暄,然后详细地介绍湖北的灾情和赈捐的必要性。

    他的话语充满了感染力,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每月十三日前,他总是准时将银票和保函邮寄到天津直隶总督,再转交吏部,然后将执照快速寄到捐生手里时,由此捐生的热情更高了,感李准成绩更显着了。

    就这样,在一年的时间里,朝廷凭借一张张空头官票,为湖北地方收获了二十多万白银。

     当然,李准也按照规定,赚到了一笔不算多但意义非凡的酬劳。

    当他拿到这笔钱时,他的手微微颤抖着,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这笔钱比李铁船一年的薪俸还要多,它的到来极大地缓解了李家紧张的经济困境。

    这是李准25年来,挣到的第一桶金,也是他为家庭做出的第一次重大贡献。

    从此,李准一人便肩负起了李家兴旺发达的重任,他的肩膀似乎也变得更加坚实,走路时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