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危机四伏
关灯
小
中
大
程野的意识像被撕碎的纸页,散落在不同的时空维度。
过去、现在、未来,以及某个超越时间的虚无领域——他的思维同时存在于四个坐标点上,彼此污染、重叠、侵蚀。
在东京塔重建典礼的未来片段里,他看见自己——白发苍苍,面容疲惫——将数据核递给一个少年。
少年的脸既像幼年的叶骁龙,又隐约浮现林奕的神态。
就在交接的瞬间,整个会场骤然凝固。
宾客们保持着鼓掌的姿态,香槟的气泡悬停在半空,连风声都被掐灭。
而天空之上,一个巨大的克莱因瓶投影缓缓展开,如同宇宙的伤口。
程野想呼喊,却发现自己无法控制这个未来的躯体。
他只能被动地观察,看着白发程野的右手——无名指缺失,断口处光滑如镜。
这个细节像一根尖刺扎进他的思维,因为就在此刻,实验室里的他,右手无名指正被第七长老的能量波擦过,血肉蒸发,白骨焦黑。
伤口在现在形成,却在未来成为永恒。
而在1988年的孤儿院,幼年的叶骁龙仍在睡梦中描绘拓扑结构,那些线条正悄然扭曲,变成未来东京塔的轮廓。
护士苏芮的机械义肢微微震颤,似乎感应到了时空的异常。
程野终于明白——他们所有人,都只是同一场实验的变量。
能量体残骸显示其构成与数据核同源 程野在意识消散前捕捉到的关键信息:";培育协议编号Ω-7"; 第七长老的掌心装置爆发出刺目的猩红光芒,能量波如扭曲的蛇群撕咬着空间结构。
实验室的墙壁在坍缩,时间像被撕开的胶片,断裂处闪烁着错乱的影像——1988年的孤儿院、未来东京塔的废墟、以及此刻正在崩解的现在。
但程野敏锐地注意到,那道足以粉碎现实的力量,却在触及幼年叶骁龙的投影时诡异地绕开。
就像流水避开礁石,毁灭性的能量在孩童周围形成真空地带。
“他不是目标……是容器。
”程野的量子思维瞬间解析出关键信息。
第七长老的真正意图并非抹杀,而是控制迭代进程。
爆炸的烟尘尚未散尽,程野的机械右眼已锁定废墟中的金属反光。
一块刻着西里尔文字的合金片半埋在混凝土碎块下,边缘还残留着冷冻液痕迹。
当他用染血的手指擦去污渍时,一行小字在裂纹间浮现:(第七代载体迭代记录:Ω-7协议)。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生产日期显示为1988年12月——正是叶骁龙在孤儿院画出拓扑结构的同一年。
苏芮的尖叫声突然刺入耳膜。
这位看似普通的护士正以超越人类的敏捷扑向实验台,用身体护住装有叶骁龙头发的样本管。
第七长老的能量余波扫过她的左臂,护士制服瞬间碳化,露出其下精密到可怕的机械结构——仿生皮肤剥落后,钛合金关节间跃动着幽蓝的量子隧穿火花。
“原来你也是观测者的棋子!” 第七长老的电子音里混着冷笑。
但苏芮的反应更加惊人,她折断自己冒着电光的机械食指,将其插入样本管密封口。
“错,我是保险栓。
”随着机械指节溶解成银色液体,1988年的孤儿院影像突然开始极速倒带。
程野的视网膜上最后映出的,是金属片内层蚀刻的一幅微缩地图——西伯利亚冻土带深处,矗立着一座与东京塔完全相同的建筑。
在国际拓扑数学研讨会,会场的灯光忽然闪烁了一下。
叶骁龙站在演讲台上,手中的马克笔正流畅地勾勒着复杂的非欧几何结构。
台下坐着全球顶尖的数学家,但没人注意到,他此刻的眼神是空洞的——他的意识并不在这里。
笔尖划过的白板上,线条开始自主扭曲、延伸,逐渐形成与1988年孤儿院里完全相同的拓扑图形。
而这一次,图案的复杂程度远超人类数学的认知范畴,某些角度甚至违背了透视法则,仿佛要挣脱二维平面的束缚。
“叶博士,您这是……?” 主持人刚开口,整个会场的电子设备突然集体爆出刺耳的噪音。
投影仪熄灭,笔记本电脑蓝屏,连应急灯都开始以莫尔斯电码的节奏闪烁。
最前排的三名学者同时捂住太阳穴倒地。
其中一人的眼镜片内侧浮现出1988年苏联孤儿院的雪景,另一人的西装纽扣正在量子隧穿效应下高频振动,而第三人的瞳孔里——程野看到了未来东京塔的倒影。
“他们被污染了。
”叶骁龙听到自己喉咙里发出陌生的声音,那语调既像程野的数据核共振,又带着林奕特有的战场嘶哑。
会场的空气开始扭曲。
白板上的拓扑图形突然立体化,像被无形之手提起的丝绸,在虚空中构建出克莱因瓶的模型。
叶骁龙不受控制地抬起右手,指尖触碰到那个不可能存在的三维结构时,整栋大楼的玻璃同时浮现出相同的方程式——那是第七代载体觉醒的数学表征。
窗外,十二架印有联合国标志的直升机正在逼近。
而叶骁龙的视网膜上,正叠加着三个时间线的画面:1988年的自己在雪地里奔跑,未来的自己站在燃烧的东京塔顶,以及此刻——他的掌心里,一个微型的时空奇点正在形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这就是载体暴走的感觉。
” 他低头看着开始量子化的左手,突然笑了。
这个笑容让前排幸存的学者们毛骨悚然——因为那分明是林奕在机甲驾驶舱里的最后表情。
学术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叶骁龙的研究所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自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学发展署的艾琳·沃森女士,带着镶有钯金纹路的资助协议来访。
她脖颈上挂着的菱形胸针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虹彩,每当叶骁龙靠近,胸针内部就会浮现出类似拓扑结构的发光纹路。
";我们特别欣赏您对高维流形的研究。
";艾琳的微笑像是用尺子量过般标准,递来的钢笔笔帽暗藏微型注射器,";这笔五千万美元的资助,只需要您定期提交一些......特殊状态下的脑电图数据。
"; 叶骁龙接过钢笔时,注意到她左手无名指有一圈淡到几乎看不见的戒痕——和程野实验室里那份1999年超常现象司特工档案中的尸体照片完全一致。
快递员按响门铃时,叶骁龙正在解析暗网收到的神秘方程式。
";同城急件,需要本人签收。
";戴着鸭舌帽的男人递来牛皮纸档案袋,袖口露出新净界特有的荆棘纹身。
当叶骁龙拆开封口时,一股苦杏仁味扑面而来——夹层中的神经毒素胶囊已经破裂,但预想中的麻痹感并未出现。
档案里是1988年列宁格勒孤儿院的供暖系统图纸,在锅炉房位置被人用红笔圈出,旁边写着西里尔文字:";第七容器在这里第一次突破维度";。
更令人心惊的是,所有文件纸张的纤维里都嵌着微量的钌-106同位素——这分明是程野数据核的衰变产物。
深夜的电脑屏幕突然自动亮起。
一个署名";S";的加密文件包在屏幕上展开,显示着东京塔重建前的结构设计图。
图纸上所有承重柱的应力方程都被替换成了拓扑函数,而在右下角钢材供应商的LOGO处,赫然印着半个带血的指纹。
叶骁龙调出程野在机甲部队时期的生物识别档案,匹配率99.7%。
当他触碰屏幕上的指纹时,整张图纸突然量子化重组,最终浮现出一行闪烁的坐标——西伯利亚某处,与金属片上地图完全重叠。
过去、现在、未来,以及某个超越时间的虚无领域——他的思维同时存在于四个坐标点上,彼此污染、重叠、侵蚀。
在东京塔重建典礼的未来片段里,他看见自己——白发苍苍,面容疲惫——将数据核递给一个少年。
少年的脸既像幼年的叶骁龙,又隐约浮现林奕的神态。
就在交接的瞬间,整个会场骤然凝固。
宾客们保持着鼓掌的姿态,香槟的气泡悬停在半空,连风声都被掐灭。
而天空之上,一个巨大的克莱因瓶投影缓缓展开,如同宇宙的伤口。
程野想呼喊,却发现自己无法控制这个未来的躯体。
他只能被动地观察,看着白发程野的右手——无名指缺失,断口处光滑如镜。
这个细节像一根尖刺扎进他的思维,因为就在此刻,实验室里的他,右手无名指正被第七长老的能量波擦过,血肉蒸发,白骨焦黑。
伤口在现在形成,却在未来成为永恒。
而在1988年的孤儿院,幼年的叶骁龙仍在睡梦中描绘拓扑结构,那些线条正悄然扭曲,变成未来东京塔的轮廓。
护士苏芮的机械义肢微微震颤,似乎感应到了时空的异常。
程野终于明白——他们所有人,都只是同一场实验的变量。
能量体残骸显示其构成与数据核同源 程野在意识消散前捕捉到的关键信息:";培育协议编号Ω-7"; 第七长老的掌心装置爆发出刺目的猩红光芒,能量波如扭曲的蛇群撕咬着空间结构。
实验室的墙壁在坍缩,时间像被撕开的胶片,断裂处闪烁着错乱的影像——1988年的孤儿院、未来东京塔的废墟、以及此刻正在崩解的现在。
但程野敏锐地注意到,那道足以粉碎现实的力量,却在触及幼年叶骁龙的投影时诡异地绕开。
就像流水避开礁石,毁灭性的能量在孩童周围形成真空地带。
“他不是目标……是容器。
”程野的量子思维瞬间解析出关键信息。
第七长老的真正意图并非抹杀,而是控制迭代进程。
爆炸的烟尘尚未散尽,程野的机械右眼已锁定废墟中的金属反光。
一块刻着西里尔文字的合金片半埋在混凝土碎块下,边缘还残留着冷冻液痕迹。
当他用染血的手指擦去污渍时,一行小字在裂纹间浮现:(第七代载体迭代记录:Ω-7协议)。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生产日期显示为1988年12月——正是叶骁龙在孤儿院画出拓扑结构的同一年。
苏芮的尖叫声突然刺入耳膜。
这位看似普通的护士正以超越人类的敏捷扑向实验台,用身体护住装有叶骁龙头发的样本管。
第七长老的能量余波扫过她的左臂,护士制服瞬间碳化,露出其下精密到可怕的机械结构——仿生皮肤剥落后,钛合金关节间跃动着幽蓝的量子隧穿火花。
“原来你也是观测者的棋子!” 第七长老的电子音里混着冷笑。
但苏芮的反应更加惊人,她折断自己冒着电光的机械食指,将其插入样本管密封口。
“错,我是保险栓。
”随着机械指节溶解成银色液体,1988年的孤儿院影像突然开始极速倒带。
程野的视网膜上最后映出的,是金属片内层蚀刻的一幅微缩地图——西伯利亚冻土带深处,矗立着一座与东京塔完全相同的建筑。
在国际拓扑数学研讨会,会场的灯光忽然闪烁了一下。
叶骁龙站在演讲台上,手中的马克笔正流畅地勾勒着复杂的非欧几何结构。
台下坐着全球顶尖的数学家,但没人注意到,他此刻的眼神是空洞的——他的意识并不在这里。
笔尖划过的白板上,线条开始自主扭曲、延伸,逐渐形成与1988年孤儿院里完全相同的拓扑图形。
而这一次,图案的复杂程度远超人类数学的认知范畴,某些角度甚至违背了透视法则,仿佛要挣脱二维平面的束缚。
“叶博士,您这是……?” 主持人刚开口,整个会场的电子设备突然集体爆出刺耳的噪音。
投影仪熄灭,笔记本电脑蓝屏,连应急灯都开始以莫尔斯电码的节奏闪烁。
最前排的三名学者同时捂住太阳穴倒地。
其中一人的眼镜片内侧浮现出1988年苏联孤儿院的雪景,另一人的西装纽扣正在量子隧穿效应下高频振动,而第三人的瞳孔里——程野看到了未来东京塔的倒影。
“他们被污染了。
”叶骁龙听到自己喉咙里发出陌生的声音,那语调既像程野的数据核共振,又带着林奕特有的战场嘶哑。
会场的空气开始扭曲。
白板上的拓扑图形突然立体化,像被无形之手提起的丝绸,在虚空中构建出克莱因瓶的模型。
叶骁龙不受控制地抬起右手,指尖触碰到那个不可能存在的三维结构时,整栋大楼的玻璃同时浮现出相同的方程式——那是第七代载体觉醒的数学表征。
窗外,十二架印有联合国标志的直升机正在逼近。
而叶骁龙的视网膜上,正叠加着三个时间线的画面:1988年的自己在雪地里奔跑,未来的自己站在燃烧的东京塔顶,以及此刻——他的掌心里,一个微型的时空奇点正在形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这就是载体暴走的感觉。
” 他低头看着开始量子化的左手,突然笑了。
这个笑容让前排幸存的学者们毛骨悚然——因为那分明是林奕在机甲驾驶舱里的最后表情。
学术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叶骁龙的研究所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自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学发展署的艾琳·沃森女士,带着镶有钯金纹路的资助协议来访。
她脖颈上挂着的菱形胸针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虹彩,每当叶骁龙靠近,胸针内部就会浮现出类似拓扑结构的发光纹路。
";我们特别欣赏您对高维流形的研究。
";艾琳的微笑像是用尺子量过般标准,递来的钢笔笔帽暗藏微型注射器,";这笔五千万美元的资助,只需要您定期提交一些......特殊状态下的脑电图数据。
"; 叶骁龙接过钢笔时,注意到她左手无名指有一圈淡到几乎看不见的戒痕——和程野实验室里那份1999年超常现象司特工档案中的尸体照片完全一致。
快递员按响门铃时,叶骁龙正在解析暗网收到的神秘方程式。
";同城急件,需要本人签收。
";戴着鸭舌帽的男人递来牛皮纸档案袋,袖口露出新净界特有的荆棘纹身。
当叶骁龙拆开封口时,一股苦杏仁味扑面而来——夹层中的神经毒素胶囊已经破裂,但预想中的麻痹感并未出现。
档案里是1988年列宁格勒孤儿院的供暖系统图纸,在锅炉房位置被人用红笔圈出,旁边写着西里尔文字:";第七容器在这里第一次突破维度";。
更令人心惊的是,所有文件纸张的纤维里都嵌着微量的钌-106同位素——这分明是程野数据核的衰变产物。
深夜的电脑屏幕突然自动亮起。
一个署名";S";的加密文件包在屏幕上展开,显示着东京塔重建前的结构设计图。
图纸上所有承重柱的应力方程都被替换成了拓扑函数,而在右下角钢材供应商的LOGO处,赫然印着半个带血的指纹。
叶骁龙调出程野在机甲部队时期的生物识别档案,匹配率99.7%。
当他触碰屏幕上的指纹时,整张图纸突然量子化重组,最终浮现出一行闪烁的坐标——西伯利亚某处,与金属片上地图完全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