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关灯
    日本现代书法流派。

    40年代末、50年代初,个别书家如手岛右卿开始尝试书写少字数作品,并在1951年的日本美术展览会上展出。

    1954年,手岛右卿展出了他的“虚”。

    1957年,又展出了著名的“崩坏”。

    在这几次展出中,他的少字数作品引起了书法界的广泛注目。

    少字数书法作为流派,形成于1961年。

    少字数派书法家们创造了一整套表现形式与技巧手法,追求造型的完美,强调作品的现代感。

    其展品数量逐年递增,频频露面使它声誉鹊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书法现代化运动。

    在这同时,少字数派还以它的富于空间的构成魅力走向了世界。

    它的强化造型语言,不以字义为唯一条件的优势,为自身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同手岛右卿本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1957年他的“崩坏”在巴西圣保罗的比拿莱美术展上展出,1958年他的“抱牛”又参加布鲁塞尔“现代艺术五十年展”,获特殊功勋金星奖。

    手岛右卿的“崩坏”是少字数派的代表作。

    该作品展示了物体崩坏的景象,字义与艺术效果的配合十分妥帖。

    它显示出少字数派书法的基本特征:即字义与造型起决定作用;并力求字义与形式的统一和谐。

    (陈振濂) 地景艺术(LandArtorEarthWork) 又称大地艺术。

    一种用人工直接在大自然中改变地貌的现代艺术。

    1960年,美国加州画家杜玛利亚在一次盛会中,叫每个参加者用挖土机挖一个大洞,被毁了形的土地就成了地景艺术作品。

    地景艺术的创造者们主张,艺术家应该活动在作品里面,而不是在作品的前面或后面,左面或右面,他们把自然界中的景物、街道、桥梁等作为表达自我感情的媒介物而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以改变其原来的面貌,使人们对看惯的景物重新给予注视,藉以获得一种新的意义。

    如史密森在美国犹太州大盐湖制作的《螺旋形防波堤》(1970)、海泽在内华达州开出一条河道而作成的《双重否定》(19691970)、克利斯托在科罗拉多州的一座山谷间搭起的一道橙色的《山谷帷幕》(19701972)等。

    由于地景艺术绝大多数位于非常偏僻的地方,有的保存时间又较短暂,因此常用摄影或录像将作品拍摄下来供人观看。

    地景艺术是开放式的,公众可以随便进出,作品不作商业性买卖。

    艺术家们的理想是反对艺术被少数有产阶级独占,尽量使多数的人能参与创作和欣赏,以促使艺术全民化。

    但是制作这类作品却往往需要大量资金,要有人资助才能完成。

    到70年代末,由于西方经济萧条,地景艺术亦逐渐衰弱。

    地景艺术源于环境艺术和极少主义的结合。

    代表人物有史密森、海泽、奥本海姆、克利斯托等。

    (朱国荣) 雕塑公园(SculpturePark) 现代雕塑作品的一种陈列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雕塑家利用新的材料,运用新的手段以表现一种新的观念和意识,作品的体积巨大,传统的室内收藏方式已不适应,雕塑公园便是一种利用自然环境来展览雕塑的开放式形式。

    雕塑公园展示的作品往往是长期性的,材料是永久性的。

    大自然的环境气氛使现代雕塑找到了最理想的展示舞台。

    一位摄影家曾就此比喻为“艺术还诸天地犹如动物终归山林。

    ”雕塑公园内一般还设有室内陈列馆,陈列各种雕塑、绘画作品。

    代表性的雕塑公园有美国纽约州曼特菲尔的史东姆金雕塑公园、挪威奥斯陆的维格兰德雕塑公园、瑞典斯德哥尔摩雕塑公园、比利时米德汉姆户外雕塑美术馆、荷兰欧特罗的卡尔米勒美术馆、日本箱根的“雕刻之林”美术馆等。

    (朱国荣) 偶发艺术(Happening) 现代艺术流派。

    活跃于20世纪50至60年代的西方。

    1959年在纽约的鲁本艺术馆举办了一个名叫“分为六部分的十八个偶发”的展览,标志着偶发艺术的诞生。

    偶发艺术的代表人物卡普罗说偶发艺术“是更接近生活的艺术”。

    它想整合不同领域的艺术,并把艺术和生活结合成一体。

    偶发艺术把观众的行为做为作品环境的一部分,从而扩大了艺术的感性力度。

    把从环境及物体中所感受到的声音、气味、知觉、时间的延续以及动作等等都纳入偶发艺术之中是这一艺术流派的最大特点。

    偶发艺术表现的往往是一个偶发的事件,它不像舞台演出,它可以在各种场合下出现。

    偶发艺术的渊源,近期的可以说来自于达达,远期的可追溯到18世纪盛行的即兴喜剧。

    关于偶发艺术的命名,卡普罗说:“它不过是在1958至1959年间,就我所企划的观念上,定出的名称而已,是一个中性的语汇。

    我认为这一个名称,定能避免使人想到已知的脚本、表演、游戏、运动、戏剧、综合艺术等错误的观念。

    ”从事偶发艺术的艺术家还有美国的戴恩、奥尔登伯格和奥地利维也纳的“直接行动群”团体等。

    (张雅春) 波普艺术(PopularArt) 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在60年代风行美国和英国的一种艺术流派。

    波普艺术的名称是对“大众艺术”(PopularArt)的一种简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