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PerformanceArt) 即表演绘画。

    这种绘画中的表演的观念在于试图打破绘画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艺术家与观众,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鸿沟,而把艺术带进我们的生活环境里来,并抛开人与物体接触时总持实用性这一态度,而以非实用性的态度来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关系。

    这种视觉语言,可由声音、物体、运动、态度、姿态等要素构成,能在某一空间内有力地作用于观众,引起他们的共鸣。

    艺术家脱离画布而发展到与周围事物接触,在行动中创作作品的行为首推50年代在日本大阪出现的具体画会。

    表演艺术也曾使一些艺术家以自己的身体作为艺术作品来表现,这就是所谓的“身体艺术”。

    表演艺术在80年代还有很活跃的表现,纽约、华盛顿、达拉斯、底特律及其他大城市都有这种表演。

    据1980年1月的《生活杂志》上的统计,曾有两千名以上的艺术家从事表演艺术的创作活动。

    (张雅春) skbshge 新达达 新达达(NeoDada) 现代艺术流派。

    新达达追求的目标是在日常生活的意外现象或状况与人们因此产生的直接反应之间,做一个批判性的分析。

    凡能表现艺术家思想的一切材料、环境和行为,画家都可以拿来使用。

    因此,新达达与大众写实主义、新写实主义等都不存在明显的界限。

    具有不同面目的新达达,可说都渊于迪尚的观念。

    新达达的萌芽可追溯到50年代。

    到19601977年间成为西方各国美术家共同的实验领域。

    达达艺术可以说是对日常物体做物理性的探讨,而新达达除继承其手法以外,则对于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精神分析和哲学性的探讨。

    迪尚1962年在一封信里写道:“新达达也就是有些人所说的新写实主义、波普艺术、集合艺术等,是达达的余灰复燃而成的。

    我使用现成品是想侮辱传统的美学,可是新达达却干脆接纳现成品,并发现其中之美。

    ”达达是以怀疑和破坏起家的,并没有建设性的艺术创造,而新达达则想用能表达艺术家思想的视、听、味、嗅、行为等作为媒介来创造新的艺术,这是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张雅春) skbshge 现代书法思潮 发端于日本。

    50年代初,由上田桑鸠、大泽雅休以及随后的手岛右卿等人的作品为开端,日本书法界分化出前卫派艺术家,产生了现代书法运动。

    这一运动的形成过程主要表现在实际的形式变革与流派现象的崛起。

    当以否定一切传统为标榜的前卫派出现时,那些一度以“新”、“现代”相标榜的书法流派黯然逊色了。

    但前卫派在崛起时声势浩大,可后劲不足:当客观形式的约束被彻底破坏之后,孤单的、无所依榜的主体也变得无所适从。

    因此,现代书法运动从一味求新以图痛快淋漓的简单发泄开始转向深层次的追寻。

    当彻底否定一切的前卫派自身也被书法界否定之时,新的流派便出现了,并把现代书法运动引向一个新的前景。

    80年代以后,中国书法界也出现了现代书法,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