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关灯
    美国画家、雕塑家、摄影家。

    生于费城。

    青年时学过建筑学和工程学。

    1908年在纽约国家设计学院学习绘画。

    1912年举办个人画展。

    1915年结识迪尚,1917年与迪尚和毕卡比亚创建了纽约达达派运动。

    1920年与德赖尔、迪尚成立“无名艺术家协会”。

    1921年移居巴黎。

    1924、1927年分别拍摄了《贫乏的电影》、《海星》两部影片。

    1940年回到美国,在洛杉矶教摄影。

    1944年在汉斯·里希特的影片《金钱能买的梦想》中担任部分导演工作。

    1949年以后,在巴黎建立了一个画室,专心致力于发展彩色摄影印制的新方法。

    他的绘画,早期是抽象的。

    1918至1920年这段时期使用喷枪作画,有时还把颜料喷在玻璃上面。

    在雕塑上,他曾在一只熨斗光滑的底部安上了一排排平头钉,完成了一件达达派作品《礼物》,使人们对这个司空见惯的物体产生了强烈的印象。

    在巴黎期间,他又将纸螺旋吊在画室的天花板上,欣赏它旋转的姿态。

    他还给一些衣架装上弹簧,让它们随意摆动。

    1923年,他的兴趣又转向了节拍器的摆杆运动。

    在摄影方面,他于1921年用“辐射光描法”做试验,把物体直接放在感光照相纸上曝光,使它显现出来。

    1922年出版的《美妙的田野》一书中就有一组“辐射光描法”的作品。

    在30年代,他又通过让底片曝光过度或不足的方法,使照片产生出种种奇妙的艺术效果。

    他的很多作品发表在《超现实主义革命》杂志上。

    (朱国荣) skbshge 加博 加博(NaumGabo,18901977) 法国雕塑家、画家、教育家。

    生于俄国。

    1910年在布扬斯克的一个体育学校毕业,进入慕尼黑工程技术学院学习数学和工程学。

    1911至1912年期间,兴趣转向了艺术。

    19131914年两度赴巴黎探访其史佩夫斯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赴挪威奥斯陆,次年创作出第一批构成主义绘画。

    1915年其兄佩夫斯纳到奥斯陆与他会面。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兄弟俩先后返回祖国,和康定斯基、塔特林、马列维奇等一起在莫斯科艺术学院执教。

    1920年8月5日兄弟俩在莫斯科发表《现实主义宣言》,公开反对把艺术作为一种政治工具。

    同年,首次举办露天展览,并创造出活动雕塑,以证明他关于运动的观念。

    1922年移居柏林。

    1926至1927年与佩夫斯纳一起为佳吉列夫画舞台布景。

    1928年在包豪斯学院讲课。

    1930年在汉诺威举办首次个人作品展览,取名为《构成的造型》。

    1932年迁居巴黎,加入“抽象一创造”小组。

    1935年赴伦敦,与尼科尔森及马丁一起主办《圆周》杂志。

    1936年参加伦敦一个画廊举办的“抽象与具象”展览,并和佩夫斯纳一起在芝加哥艺术俱乐部展出作品。

    1938年访问美国。

    1939至1946年移居英国康沃尔,并于1944年参加“设计研究社”。

    1946年又移居美国。

    1953至1954年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生院任教授。

    1965年被推选为美国艺术和文学科学院成员。

    1976年举办个人创作回顾展。

    他的早期雕塑是用纸板、木板或薄金属搭成的,在《第一个构成头像》(1915)中,用带弧形的木片作材料,将平面的面与侧面的线条组成五官和面颊,取代通常的体量,风格独特。

    1920年,用马达作为动力使一根金属棒震动起来,并将这件作品取名为《活动构成》。

    用塑料、木头和金属构成的《柱子》(1923)又对构成雕塑在寻求建筑表现形式方面作了探索。

    从40年代起开始采用20世纪发明的塑料、尼龙绳等新型轻质材料制作雕塑。

    代表作品有《悬在空间的结构》(19511952)、建立在荷兰鹿特丹市的大型钢骨结构《鹿特丹的构成》(19541957)、《球型》(1976)等。

    (朱国荣) skbshge 大泽雅休 大泽雅休(1890) 日本书法家。

    生于群马县。

    曾师事比田井天来。

    早年已形成了富于个性的新型书风。

    开始独立创作以后,持续在书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