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花荣演武志凌云 拨云见日定乾坤

关灯
    第10章花荣演武志凌云拨云见日定乾坤 花荣在身体痊愈之后,独自坐在书房内,静下心来,仔仔细细思索着他与二叔花勇当下要做的诸多事宜。

     他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想法与可能。

     想罢,花荣找来二叔花勇,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盘托出,随后二人针对接下来的规划展开了详尽的商讨。

     叔侄二人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事无巨细,对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反复斟酌。

     在整个商讨过程中,两人神情专注严肃,彼此交流着意见和建议。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仔细排查了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力求毫无疏漏。

     待确认没有什么差错之后,花勇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起身,马不停蹄地去安排落实相关事宜。

     …… 花荣又继续休息了半月有余,他那颗渴望重归战场的心再也按捺不住。

     然而,花勇和花小妹却忧心忡忡,再三对其进行劝阻。

     他们担忧花荣身体尚未完全康复,此番贸然前往演武场训练,恐有不妥。

     但花荣心意已决,任凭他们如何苦口婆心,都毫无作用。

     最终,在花勇和花小妹无奈的目光中,花荣在时隔一月之后,再次骑上他的闪电白龙驹,来到清风寨寨兵的演武场。

     此时,阳光初照,柔和的光线倾洒而下,演武场的地面暖烘烘的。

     花荣骑在马上,身姿挺拔如苍松,脊梁笔直,散发出坚定不移的气质。

     他的眼神透着坚定与渴望,那光芒仿佛能穿透一切阻碍。

     闪电白龙驹的马蹄声在空旷的场地上清脆回响,犹如激昂的战歌,仿佛在诉说他内心的急切与不屈,似在向世人宣告他的壮志豪情。

     于是,这天一大早,清风寨寨兵的训练场上出现一位姿容甚伟、貌若潘安的少年将军。

     众人只见他身着璀璨银甲,头戴鲜艳红缨,胯下骑着一匹雪白神骏的白马,稳稳立于训练场中央。

     其双目若朗朗星辰,璀璨明亮且深邃有神;眉毛似锋利利剑,刚劲英气;面容如温润冠玉,白皙俊朗;嘴唇若精心涂抹的朱砂,红润而富有生气。

     身躯挺直如同傲雪青松,威风凛凛,不怒自威,英气四溢,令人望而生畏却又心向往之。

     那匹白马亦神骏非凡,昂首嘶鸣,声震云霄,少年将军紧握缰绳,英姿飒爽,仿若从天而降的战神。

     微风拂过,旌旗飘动,日光映照在他银白色的铠甲上,闪烁耀眼光芒,在场众多寨兵皆不禁为之惊叹,皆赞其英俊威武,实乃人中龙凤。

     其风采之盛,足以令天地失色、山河动容。

     此时,偌大的训练场上,约莫两都左右的士兵在两个身形魁梧的彪形大汉指挥下,正分别进行着长枪和弓箭的训练。

    (在北宋的军事编制体系中,一都相当于现代的连级单位,由100人组成。

    ) 只见那一众长枪兵阵列整肃。

     士卒们皆身着坚固明亮的铠甲,紧束腰带,手持长枪,枪尖闪烁冷冽寒芒,令人望而生畏。

     威武的教头站在一旁,高声喝令,声音洪亮威严。

     兵卒们闻令而动,步伐整齐划一,落地有声,齐声呼喝,气势磅礴,直震云霄。

     起枪之时,枪杆绷直,枪尖一致向前,动作整齐犹如一人舞枪,隐隐有破风的凌厉之势。

     他们时而挺枪直刺,如蛟龙跃海,迅猛凌厉,枪势快如闪电;时而横扫千军,似秋风扫叶,呼呼作响,风声猎猎。

     每一次刺击,众兵卒皆用尽全力,眼神坚定,毫无犹豫,尽显悍勇无畏之姿。

    尽管汗水湿透衣背,沉重铠甲下身躯疲惫不堪,但无人有半分懈怠。

     他们深知,唯有反复操练,精进自身和团队技艺,待到上阵杀敌时,手中长枪方能破敌阵、立战功,保家卫国,护佑一方安宁。

     又见演武场另一侧的弓手们整齐列阵而立,个个神情肃穆,庄重专注。

     他们身背强弓,弓身坚实且富有韧性;腰挎箭囊,囊中箭羽微微颤动,仿佛迫不及待要离弦而出。

     随着带训教头一声令下,士兵们瞬间如被点燃的火焰,迅速且有条不紊地取弓搭箭,动作娴熟敏捷,一气呵成,毫不拖沓。

     拉弦开弓时,全身臂力灌注其中,弓弦拉至极致,绷如满月,稳若磐石。

     他们目光凝视前方,紧紧瞄准远处靶标,屏气凝神,全身心投入,仿佛周围一切皆已消失,只待那关键令下。

     “射!” 带训教头口令刚出,羽箭瞬间齐发,宛如流星划破长空,如铺天盖地的飞蝗扑向目标,只闻嗖嗖之声不绝于耳,震人心魄。

     每一次拉弓,都伴随着沉重粗重的呼吸,那是力量的积聚;每一次放箭,都寄托着坚定杀敌的决心,那是信念的迸发。

     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形成一道道闪光的水痕,却无人腾手擦拭,全身心沉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