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关灯
    反正无聊也是无聊,多卷几支,卓智轩爱抽铁观音,谭又明喜欢甜口的银针,别的也各卷一些,谁想试试就过来拿。

     “好啊。

    ”秦兆霆拿过他手上那支放到一边,说,“你做吧,我学习学习。

    ” 谭又明看见了,不满:“你俩偷偷玩好东西!” 他一嗓子大家都来选烟,白毫、单丛、正山小种,赵声阁扫了一圈,看到大红袍孤零零地被扔在垃圾桶里,散乱的叶片零碎,和果皮、纸屑混在一起。

     赵声阁安静地站了一会儿,没人察觉。

     有人没带打火机,陈挽绅士递出自己的。

     不是卡地亚,是一只佐罗。

     原来,陈挽有很多个漂亮的打火机。

     价格昂贵,其实很廉价。

     打火机回到陈挽手里,他顺手放进裤兜。

     出海回来之后,他就把随身携带的打火机换成最新的、最好的。

     不过以后再也用不到了。

     一切正在变得失去意义。

     陈挽以前笃定,只要不惊动、不影响到赵声阁,他一个人的美梦就可以一直默默做下去。

     可是好像不行,梦就要醒了。

     第21章21.偶然的叶片 好长一段时间,谭又明都十分不爽利,陈挽不再出现于少爷们的聚会上,但总有人提起他的名字,说起他的近况,后来,赵声阁就不来了。

     不算是什么重要的人,如同一片偶然飘进窗户的叶片,无法在赵声阁的心里盘踞过重的份量和过长的时间。

     渐渐的,好像就也真的不再被想起。

     赵声阁非常忙碌,他行事低调,但雷厉风行,宝莉湾码头工程项日很快启动,据说海市有近百家企业有意注资,但最后也只有沈家、江家、徐家得分一杯羹,连卓家都插不进手。

     其中,各人又对徐家猜测纷纷,说徐家小姐果真魅力非凡。

     赵声阁一直对海市的经济体持谨慎态度,如果可以,他更愿意和内地合作。

     内地经济稳定、有政策扶持和必要时管控强有力。

     三个人在明隆大厦开完会,一同走出会议室,沈宗年看着手机说:“何盛远答应了,下周三晚上九点,小潭山。

    ” 何盛远是海市的船王,后来何盛远远赴荷兰开发欧洲航线。

     赵声阁要在宝莉湾做码头做港口,绕不开这个人。

     沈宗年说:“听他的意思,是要带些人一起过来。

    ” 非正式的会谈都这样,有共同的朋友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