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运势大好,猛士美眷我全都要!

关灯
    “太贼了,真不怪他家资巨甚。

    ” 戏志才也有点羡慕,同样都是幕僚出身,为何许泽就能宅邸数间、田产千亩,而我戏志才只能饱腹。

     “我若是有这么多钱就好了。

    ” 郭嘉目光嫌弃的回头看他,冷哼道:“你的钱去了何处?心里没数吗?” “诶奉孝,你以前可不会对我这般鄙夷!”戏志才忙追上去:“有钱吗,借点,我和人博戏输光了,晚上还得去酒坊……” “没有,你想都不要想!” 郭嘉不客气的摇摇头,加快脚步离去。

     …… “兖州兴建驿亭,沿泗水而走,推行通商、惠及商贾走卒。

    ” 每个乡、县,各城门前,都有识字的乡里士民为涌来的百姓诵读告示。

     这些人出自郭嘉的暗探之中,挑选颇具口才,外貌忠厚之辈,在各处随百姓诵读,将此事传告兖、徐两州。

     “通商之后,走卒、贩夫乃至百姓皆可在驿亭停留,可买食就宿。

    ” “兖、徐共征一万六千名百姓为民夫,以粮发俸,用以赶工驿亭。

    ” “兖州司马许泽亲自主领此事,可至雷泽屯民营地应征,若人数超过亦可登户籍,日后仍有水利通渠之事。

    ” 许多百姓本来还犹豫,但是一听见许泽主领,顿时就踊跃了。

     这近两年来,许泽给百姓带来的恩惠太多了,留下的农耕事迹、政绩亦是斐然,深得民心依附。

     跟随他就代表着能吃饱饭,且余下的俸钱不会拖欠,完工之后还有可能得到赏钱。

     最重要的是,许泽随时都会在工造之所,无论提出何等建议都能迅速传达,不会有酷吏苛待民夫之事。

     而且役期不会延长、工造不去造假,除却征得的民夫之外,肯定还有降卒服役。

     所以跟随许泽,进度不会慢,待遇又很好,这就是用来安置流民的兴业之策。

     十月初。

     许泽带三千民夫,两千军士越过山阳郡,修至沛县与陈登汇合,驿亭道路共四百余里,设关卡十六处,脉络之内驿亭数百。

     可安置十余万百姓在泗水、济水之间。

     在沛县,许泽等人得到当地豪族耆老箪食壶浆以迎。

     在沛县最受敬重的一名大族长者被人尊称为甘公,请许泽一直留到深夜而饮。

     老人家欲与之结交,天南地北聊了很多徐州秘闻,以及各地人情,提及了曹公老家谯县,说起了谯县许氏。

     “司马既姓许,当寻其源,最初老朽听闻司马之威名,斩恶首、诛敌将,如探囊取物,还以为是我沛国谯县许氏兄弟。

    ” “现在才知天下英才济济,英雄辈出啊。

    ” “那敢问老人家,许氏兄弟现在何处?”许泽对这些事还颇有兴趣。

     他感觉自己的运气还真不错,修建驿亭近两月,体力、气血不断增长,体魄得以更为精壮,现在还能得到乡里长者设宴款待。

     更能听到英豪的消息。

     不光是运气变好,名声好了到哪里都能得到乡里欢迎。

     甘公轻抚胡须,思索片刻,笑道:“若是没记错,应是在淮汝一带。

    ” “淮汝……” 许泽记下了所在,听见这话几乎确定说的便是他心中所想的那许氏兄弟。

     沛国谯县人,兄长许定,弟弟许褚! “在下记住了,多谢。

    ” “岂敢言谢,”甘公连连摆手,姿态放得很低,忽而立起身恭敬道:“许司马,老朽还有一事相求,请司马务必不要推脱。

    ” 许泽心中常有尊老之意,当然见不得这般请求,起身过去将之扶起,平淡的道:“甘公请说来听听,只要不是太过为难,在下自会考虑。

    ” 甘公面露惭愧之色,犹豫再三,开口叹息道:“唉,实不相瞒……老朽一生观人无数,自觉能识人中龙凤,当初见到陶谦时,料定他成就非凡,必成大器。

    ” “陶谦之父,曾为馀姚县长。

    陶谦自幼丧父,年少时便因放荡不羁闻名乡里。

    老朽当时曾为苍梧太守,出公务于途,见得陶谦,看他形貌不凡,大为赏识,便将女儿许配与他。

    ” 说是许配,其实也只是族中寻一女赠之,给陶谦一点来自二千石的资助罢了,这在当时是一种投资的门路。

     现在时过境迁,乱世来临,早已不用这些旧途。

     甘公想了想,又关切的问道:“许司马,那时不似如今这般英雄辈出,任用举荐皆自有其法。

    ”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