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李治多病,武媚祈福

关灯
    百济灭亡后的一段日子里,大唐看似一片繁荣,然而,朝堂后宫实则暗流涌动。

    李治自登基以来,每日忙于处理朝政,又历经多次战争的谋划与决策,长期的操劳使得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起初,李治只是感到精神疲惫,时常头晕目眩,但他并未在意,依旧坚持批阅奏折,主持朝政。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病情逐渐加重,不仅食欲不振,还时常咳嗽,甚至在早朝时也会突然体力不支,让满朝文武忧心忡忡。

    太医们纷纷会诊,却都束手无策,只能开些滋补的药方,聊以缓解症状。

     武媚看着李治日益憔悴的面容,心中焦急万分。

    她深知,李治的健康关乎着大唐的稳定,必须要想办法让他尽快康复。

    在与朝中大臣商议后,武媚决定前往大慈恩寺为李治祈福,希望能借助佛法的力量,保佑李治身体安康。

     大慈恩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长安城南部这片繁华之地。

    这座宏伟壮丽的佛教圣地,不仅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寺庙建筑,更是承载着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辉煌历史。

     遥想当年,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跋涉万里之遥前往西天取经。

    他怀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穿越茫茫沙漠、翻过崇山峻岭,一路上遭遇无数艰难险阻,但始终未曾放弃心中的理想。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玄奘法师成功取得真经并满载而归。

     当他带着那些珍贵无比的佛教经典和栩栩如生的佛像回到大唐时,整个国家都为之轰动。

    为了妥善安置这些无价之宝,朝廷决定专门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大慈恩寺。

    于是,能工巧匠们汇聚于此,精心设计、用心施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最终建成了这座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佛教殿堂。

     从那以后,大慈恩寺便成为了众多信徒朝拜祈福的神圣之地,也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观赏、吟诗作画。

    岁月流转,朝代更迭,但大慈恩寺始终屹立不倒,见证着世间万物的兴衰变迁,默默地诉说着那段不朽的传奇故事。

     玄奘法师,俗名陈祎,自幼便对佛法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小小年纪便投身佛门,潜心钻研佛法。

    随着学识的增长,他愈发觉得中原佛法的教义阐释存在诸多模糊之处,渴望能前往佛教发源地天竺,探寻佛法的真谛。

    贞观三年,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西行取经的征程。

     一路上,玄奘法师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

    他穿越茫茫沙漠,烈日炎炎,沙海无边,水源匮乏,常常面临着干渴与死亡的威胁。

    狂风骤起时,飞沙走石,天地昏暗,几乎要将他吞噬。

    但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

     当他翻越崇山峻岭时,寒风刺骨,道路崎岖,稀薄的空气让他呼吸困难。

    陡峭的山路和随时可能发生的雪崩,都考验着他的勇气和智慧。

    但玄奘法师从未有过一丝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