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天意

关灯
    元旦假期刚过,别的官员还沉浸在假期的懒洋洋中,郭勋就要去京西大营帅帐给团营的军官们点卯了。

     按土木堡事变后于谦定下来的体制,北京团营的元帅只能是文官,一般由兵部尚书担任,加左都御史衔,称为总督十二团营;御马监大太监是十二团营的监军,掌管团营兵符。

    郭勋这种武勋的差遣叫提督十二团营,具体负责练兵、日常管理。

     郭勋在中军帐里点了各团营的提督、坐营官的卯,问了问节日期间各团营的情况,骑马就近巡视一圈下来,便回到中军帐与兵部尚书乔宇、御马监太监阎洪开团营三巨头会议。

     乔宇与阎洪正坐在中军帐里烤着火盆喝着茶闲聊等着郭勋。

    郭勋卸下甲衣入座,三人谈了一会北京军营情况。

     当今四海升平,团营几十年没出去打仗,平时干的都是土建的苦力活或给官宦当仆役,先帝正德多次想带团营出去练手,都没有得逞过。

    所以三人简单交流军兵情况后就开始把话题转到别的地方了。

     乔宇笑着说:“人说当官就是以身许国,真是不假!我还是第一次在北京过年,这才知道在北京当兵部尚书比在南直累多了,节日都不得闲!” 阎洪好奇问道:“乔本兵在南京兵部参赞机务,南直权势第一,甚至于贵州、云南、广西、江西的军备也要管,来到北京兵部其实权小了,怎么会更累?” 乔宇道:“我在南京兵部时,过年就是休沐,与好友召秦淮名伎游山水开诗会,饮酒作乐放飞自我!岂料在北京,元旦假日期间日日有人排队上门,令我烦不胜烦,还得笑脸相迎,有问必答!” 阎太监稍一思索便咯咯乱笑,道:“一定是山西、北直应试举子吧?三年一次,北京人见惯不怪,乔本兵恰好赶上了!” 郭勋是超品公侯,级别高于乔、阎二人,他叹息道:“士子十年寒窗,鲤鱼跳龙门的机会三年只有一次,我和阎老公就没有这个烦恼!乔本兵当年考进士没有四处投帖子过?” 乔宇害羞回道:“我们那个时候青涩懵懂,考生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没有太大的压力!何况山西人都没有在翰林院的,我也不是翰林院出身,举子问我哪些学士、修撰可任主考官同考官,我哪里知道!” 郭勋心中一动,没有接这个话题。

    倒是阎洪道:“本科会试似乎更紧张。

    各种传言满天飞!提督东厂太监鲍忠和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安这个月忙得很。

    ” 次日正月十二例行经筵。

    郭勋进入文华殿时,就看到一堆侍读、侍讲、修撰在窃窃私语,郭勋有点后悔,装作没有看见,在自己的座位恭敬站好。

     过一会掌院学士罗钦顺、内阁杨廷和、蒋冕、毛纪、费宏及六部尚书等人也来到文华殿站好。

     文华殿里没有纠风御史,又是学术交流性质的讲学,大家不由得谈起二月七日的会试。

    每隔三年的春天,北京的唯一热点,压倒一切的事就是为国抡才的会试大典。

     石珤是藁城人,他抱怨道:“元旦假期都不得闲,北直举子把我家门都踏破了,还问我喜欢读论语还是孟子!” 蒋冕苦笑着说:“广西云南贵州举子这些中榜举子亦是如此!一个月前他们只是礼节性拜访,不料元旦假期居然来了又来,那些本经是尚书的举子含沙射影旁敲侧击地问我尚书!” 杨廷和咳嗽一声道:“诸君慎言!程敏政与唐伯虎殷鉴不远!” 众人便不再说这个事,蒋冕问罗钦顺道:“听说你那个弟子杨植是南直应天府解元?真是巧了!我和费宏俱是成化二十三年进士,那一科的北直顺天府解元张赞,就是苏州府吴县来的锦衣卫镇抚司军籍,国子监生!和你那个弟子一样!” 毛纪笑着对费宏说:“那个张赞会试第九十名,殿试二甲第二十九名,以后仕途平常,泯于众人矣! 但如果杨植能考中状元,那就和健斋并驾齐驱,日后前途应该近似于健斋!” 费宏大度说道:“我皇明天才不知几许,人才辈出是今圣教化所致!” 罗钦顺连忙谦虚几句:“我那个不肖弟子愚钝,怎比得上费大学士少年中状元!” 杨廷和看看和一堆修撰站一起的好儿子杨慎,冷哼说:“噤声!莫要君前失仪!” 众人于是肃立屏心静气,不一会嘉靖带着锦衣卫都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