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小
中
大
屈原自没于汨罗江,而柳宗元则走过汨罗江回来了。
幸好回来,柳州、永州无所谓,总比在长安强。
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
中国,太寂寞。
在柳州的柳宗元;宛若一个鲁滨逊。
他有一个小小的贬滴官职,利用着,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寺庙,放了奴婢。
毕竟劳累,在47岁上死去。
柳宗元晚年所干的这些事,一般被称为政绩。
当然也对,但他的政绩有点特别,每件事,都按着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依照所遇所见的实情作出,并不考据何种政治规范;作了,又花笔墨加以阐释,疏浚理义。
文采辈然,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在这里,他已不是朝廷棋盘中一枚无生命的棋子,而是凭着自己的文化人格,营筑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
在当时的中国,这种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小天地,如果多一些,该多好。
时间增益了柳宗元的想力。
他死后,一代又一代,许多文人带着崇敬和疑问仰望着这位客死南荒的文豪。
重蹈他的覆辙的贬官,在南下的路途中,一想到柳宗元,心情就会平适一点。
柳州的历代官吏,也会因他而重新检点自己的行止。
这些,都可以从柳侯词碑廊中看到。
柳宗元成了一个独特的形象,使无数文官或多或少地强化了文人意识,询问自己存在的意义。
如今柑香亭畔还有一石碑,为光绪十八年间柳州府事蒋兆奎立,这位长沙籍官员写了洋洋洒洒一大篇碑文,说他从柳宗元身上看到了学识文章。
自然游观与政事的统一。
“夫文章政事,不判两途。
侯固以文章而能政事者,而又以游观为为政之具,俾乱虑滞志,无所容入,然后理达而事成,故其惠化至今。
”为此,他下决心重修柑香亭,没有钱,就想方设法,精打细算,在碑文中报了一笔筹款明细账。
亭建成后,他便常来这里思念柳宗元,所谓“每于公退之暇,登斯亭也,江山如是,蕉荔依然,见实间花,宛如当日”。
不能不说,这位府事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人格,因柳宗元而有所上升。
更多的是疑问。
重重石碑发出了重重感叹、重重疑问,柳宗元不断地引发着后人苦苦思索: 文字由来重李唐, 如何万里竟投荒? 池枯犹滴投荒泪, 邈古难传去国神…… 自昔才名天所扼, 贝壳(WWW.bulamo.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文章公独耀南荒…… 旧泽尚能传柳郡, 新亭谁为续柑香? 这些感叹和疑问,始终也没有一个澄明的归结。
旧石碑模糊了,新石碑又续上去。
最新的石碑树在衣冠墓前,郭沫若题,时间是1974年12月。
当时,柳宗元变成了“法家”,衣冠基修得很漂亮。
倒是现任柳州市副市长的几句话使我听了眼睛一亮。
他说;“这两年柳州的开放和崛起,还得感谢柳宗元和其他南下贬官。
他们从根子上使柳州开通。
”这位副市长年岁尚轻,大学毕业,也是个文人。
我在排排石碑间踽踽独行。
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裎。
但是,日近中天了,这里还是那样宁静。
游人看是一个祠堂,不大愿意进来。
几个少年抬起头看了一会石碑,他们读不懂那些碑文。
石碑固执地枪然肃立,少年们放轻脚步,离它们而去。
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宁静。
京都
幸好回来,柳州、永州无所谓,总比在长安强。
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
中国,太寂寞。
在柳州的柳宗元;宛若一个鲁滨逊。
他有一个小小的贬滴官职,利用着,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寺庙,放了奴婢。
毕竟劳累,在47岁上死去。
柳宗元晚年所干的这些事,一般被称为政绩。
当然也对,但他的政绩有点特别,每件事,都按着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依照所遇所见的实情作出,并不考据何种政治规范;作了,又花笔墨加以阐释,疏浚理义。
文采辈然,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在这里,他已不是朝廷棋盘中一枚无生命的棋子,而是凭着自己的文化人格,营筑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
在当时的中国,这种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小天地,如果多一些,该多好。
时间增益了柳宗元的想力。
他死后,一代又一代,许多文人带着崇敬和疑问仰望着这位客死南荒的文豪。
重蹈他的覆辙的贬官,在南下的路途中,一想到柳宗元,心情就会平适一点。
柳州的历代官吏,也会因他而重新检点自己的行止。
这些,都可以从柳侯词碑廊中看到。
柳宗元成了一个独特的形象,使无数文官或多或少地强化了文人意识,询问自己存在的意义。
如今柑香亭畔还有一石碑,为光绪十八年间柳州府事蒋兆奎立,这位长沙籍官员写了洋洋洒洒一大篇碑文,说他从柳宗元身上看到了学识文章。
自然游观与政事的统一。
“夫文章政事,不判两途。
侯固以文章而能政事者,而又以游观为为政之具,俾乱虑滞志,无所容入,然后理达而事成,故其惠化至今。
”为此,他下决心重修柑香亭,没有钱,就想方设法,精打细算,在碑文中报了一笔筹款明细账。
亭建成后,他便常来这里思念柳宗元,所谓“每于公退之暇,登斯亭也,江山如是,蕉荔依然,见实间花,宛如当日”。
不能不说,这位府事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人格,因柳宗元而有所上升。
更多的是疑问。
重重石碑发出了重重感叹、重重疑问,柳宗元不断地引发着后人苦苦思索: 文字由来重李唐, 如何万里竟投荒? 池枯犹滴投荒泪, 邈古难传去国神…… 自昔才名天所扼, 贝壳(WWW.bulamo.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文章公独耀南荒…… 旧泽尚能传柳郡, 新亭谁为续柑香? 这些感叹和疑问,始终也没有一个澄明的归结。
旧石碑模糊了,新石碑又续上去。
最新的石碑树在衣冠墓前,郭沫若题,时间是1974年12月。
当时,柳宗元变成了“法家”,衣冠基修得很漂亮。
倒是现任柳州市副市长的几句话使我听了眼睛一亮。
他说;“这两年柳州的开放和崛起,还得感谢柳宗元和其他南下贬官。
他们从根子上使柳州开通。
”这位副市长年岁尚轻,大学毕业,也是个文人。
我在排排石碑间踽踽独行。
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裎。
但是,日近中天了,这里还是那样宁静。
游人看是一个祠堂,不大愿意进来。
几个少年抬起头看了一会石碑,他们读不懂那些碑文。
石碑固执地枪然肃立,少年们放轻脚步,离它们而去。
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宁静。
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