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诸葛出山三分计——隆中对里的战略投资

关灯
    茅庐三顾真情现,未出南阳定江山。

     不是先主诚意厚,哪得鼎足分坤乾 一、卧龙岗上的风投人 建安十二年的隆冬,刘备第三次叩响草庐柴门时,指尖已生满冻疮。

    檐下挂着的锄头沾着新雪,他注意到田垄沟壑深浅如一——躬耕仅是表象,垄间走势暗合九宫八卦。

    诸葛亮高卧未起,却在屏风后听出来客的脚步声:前两次的踌躇,此次的笃定。

     待《隆中对》展开,刘备才知这青年早将天下视作棋局。

    荆州不是城池,而是跳板;益州不图偏安,而作粮仓。

    更绝的是"待天下有变"五字,竟将时间也炼作了棋子。

     诸葛亮的战略投资眼光,在于将雪中送炭化为"造雪"之术。

    他看透刘备缺的不是兵甲粮草,而是清晰的价值锚点。

    隆中对如同创业计划书,既解困局,更绘蓝图。

     二、赤壁借东风的债 长江雾夜,诸葛亮登坛时的七星剑,剑穗系着半片竹简——那是周瑜索要十万支箭的军令状。

    他敢借东风,实因早算定曹操铁索连船的傲慢,更看破东吴主战派的怯懦。

     这手法暗合《孙子兵法》"以迂为直"之策。

    鲁肃来讨荆州时的窘态,早在他草船借箭时便已注定。

    真正的雪中送炭,是让对方在困境中不得不接受你的条件,如同渴极之人见鸩酒亦饮。

     赤壁之战的借风借箭,实为高阶资源置换。

    诸葛亮以"解东吴之危"为炭,换取"取荆州之实"。

    看似雪中送炭,实为暗植桃李,待春结实。

     三、出师表里的沉没成本 成都武侯祠的晨钟里,刘禅展读《出师表》时打了个哈欠。

    他不懂"五月渡泸"的凶险,只觉相父文辞啰嗦。

    却不知诸葛亮六出祁山,实为将蜀汉国运与自身绑定——北伐不止为克复中原,更为让阿斗无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