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半信半疑的给孩子停了大米的摄入,加上医院用药,孩子很快康复。

     也是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他们的孩子并不是特例,有一小群人或轻或重的都对大米过敏,甚至还有人对阳光过敏的。

     现在这个孩子的症状和那个孩子一模一样。

     “孩子病发前,是不是吃了不少白米饭或者米粥,而且这孩子以前应该没怎么吃到过大米” “对对,是这么个情况,小宝换牙了没胃口,刚好家里有二十斤大米,我们都省不得吃,就每顿给他煮一碗,可这大白米人人吃,咋会害病呢。

    ” 病人家属还是不能接受白露的说法,不过眼下他们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周医生便提议,给孩子停了米粥,吃点其他东西,观察两天看看。

     县医院没办法,又找不到车子,家属最后还是答应了。

    现在孩子已经脱离了危险,且家属明显不信任她,白露还要急着回木家堡,并没有多留。

    不过她还是给李医生留下了一张药方,如果两天后孩子的情况有好转,可以按照这张方子上的抓药试试。

     李医生谢过白露留下了方子,打算等明天院里的老中医来上班了,拿给他掌掌眼,要真是有效果,再和病人家属说明。

     不管有没有帮上忙,白露到底忙活了一场,李医生和周医生心里挺感激的,听说木家堡缺少医药,两人还去办公室那边帮忙说情,太好的药品拿不到,不过酒精纱布土霉素安乃近这些倒是给了不少 这些都是木家堡大队的应当分到的配额,现在看病也是走医疗合作的,每人每年一块钱。

    木家堡穷是穷,但为了这些药品,每年还是尽力在交。

     只是木康阿爷糊涂了以后,木月不大懂这里头的事情,发东西的人收了其他大队的好处,便把没给好处的大队物资多发给了其他大队,。

    木月拿到的药品越来越少,她倒是问过几回,可对方一句木家堡没有医生,处方药不能发,木月也没办法。

     如今见是李主任和周医生亲自领过来的人,还是大城市来的知青,条子上也写了是木家堡大队的医生,后勤人员哪里还敢去赌。

    之前敢扣压那么多,一是有借口,而是拿捏了木家堡的人不爱惹事,真的要翻了脸,领导也不会站他这边。

     白露买了两个**包把药品装好,掂量了重量心里有谱,这才出发去买其他东西。

     供销社里卖的东西还是那几样,糖食果饼什么的肯定不能和仓库里的比,但沈白露还买了几斤,这大手笔的购物看得周围的人又是羡慕又是鄙夷,就差当面骂她败家子了。

     她手松惯了,木家堡离县城远是远,保不齐正好有谁家亲戚认识供销社的人,到时候供销社的营业员对这么个大客户完全没印象,追究起她东西的来源,那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请了。

    怀疑去黑市投机倒把都是好的,万一和特丨务扯上关系才叫完蛋。

     反正现在大家都知道她们是纺织厂来的,身上有钱,得个败家子的名声,最多就是吸引来打劫的小混混和想占便宜的,这两个她都不怕。

     买了杂货,白露又去粮站买细粮,还通过招待所服务员汤小红的介绍,用准备好的腊鸡腊兔子和城郊一个大队的村民换了些麦子和豆子。

    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