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关灯
小
中
大
好在这个成绩只做一个参考,接下来的考试分成了两拨,像甘博超这类成绩优异的,会有人出面询问他们那一个科目学得最好,然后有老教授们出题对他们进行单科专业考试。
不管考试能不能过,这部分人都是能留下来的。
这些人是白露为了学校里准备的,他们在学校里工作的同时,如果入了各位教授的眼,也能跟着教授们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
而剩下那些成绩一塌糊涂的,考场则转移到了制药厂外厂。
在这里,会有老员工教他们清洗药材注意事项和基本的炮制,这一项考试主要是看大家的性格和工作态度,那些敷衍了事的马大哈白露是不会招收进制药厂的。
这项考试进行了整整一天,白霜云华和老职工们给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打了分数。
这两项淘汰了近一半人,但这些人也不是没有机会,白露把大家召集起来,跟他们说了一件事。
“大家的成绩相信大家心里也有数,我之所以站在这里,是想给大家最后一个机会。
木家堡的产业不仅是疗养院和制药厂,还包括了木家堡药材基地。
我们的正式员工,每年都要抽出一段时间上山干活的。
如果你们愿意,可以选择到种植基地干活,主要工作是种植管理药材,这活计跟你们下乡种地没两样,唯一的区别是可能就是我们制药厂的工分比较高,每个月除去吃饭,大约有10块钱,愿不愿意,大家可以回去和家长商量一下,一周内给我们答复。
” 话是这样说,但凡是能进入面试这一关的,大部分当场便给出选择,愿意留下来进入木家堡药材基地。
其实这也不奇怪,国家给应届毕业生的缓冲期是毕业后到来年3月份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你可以各凭本事找工作,一旦有了工作便可以不用下乡。
而且在这个时间内你可以根据知青办给出的下乡地点进行选择,可一旦到2月末还没有做出选择的,便会由知青办统一分配。
邓凯旋那句话说得难听,但非常在理。
几个月的时间,姚县又只是一个县城,只要稍微上点心的人都能找到七拐八弯的亲戚同事把各大队的情况打听清楚,这也是他们生在贫困县唯一的优势了。
县城里的厂子每年最多往外招一两个人,他们这些都是找不到工作的。
去别的地方也是下乡种地,来木家堡,最坏的情况也是种地。
虽然木家堡有野兽威胁,但寨子里有围墙,看着很安全,而他们工作的地点白露也说了,是在东门前山。
如果需要去后山,会由狩猎队的同志护送。
最重要的是,邓凯旋家里有亲戚在知青办,他曾经给一中的同学透露了一个情况。
木家堡每年接收的知青都是身体最差,其他大队不要的,但是这么多年,木家堡是唯一一个没有知青死亡的大队。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加上木家堡制药厂越来越响亮的名声,他们宁愿留在木家堡种地。
其他同学虽然没有邓凯旋知道的多,但大家都晓得,火柴厂的学徒工是每月15块钱。
木家堡虽然只给了十块,但白露白其他福利待遇都跟大家说了,制药厂种植基地一样是有食堂供应的,每天只要完成了基本工作的,食堂提供三餐,每一餐固定两个三合面馒头,粥汤菜不定,看食堂做什么。
每月休息的四天也由食堂提供饭菜,只有你超过这四天休息或者请病假事假才需要自己出钱购买饭食。
食堂的饭大家都去吃过一餐,油水比他们自己家里还足,就冲着这个食堂,不少人就愿意来木家堡。
这一次招聘,木家堡制药厂总共招收了182人,其中有十二人进入学校,成为将要招收的新生的老师,邓凯旋几人赫然在列。
有一百人进入木家堡制药厂外厂,剩下的七十人则跟着鲁丽华,成为药材基地的员工。
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知道木家堡可是有“夜校”的,也就是陈业华、梅云华甚至白露白霜去开的知识讲座,每年两次的考试,也能让知青们进入制药厂甚至内厂工作。
“考试结果已经通知出去,宿舍给也大家安排好了,但是白露,咱们的粮食....”紫菀如今负责后勤,粮食和其他物资由她和陈可负责分发兑换,虽然年前和各大队买了一批回来,但如今加了这么多人,最多只能支撑两个月。
“这个不用担心,我有其他想法,今晚咱们开个大会,木雄,你把黑子和刘猛老师也找过来。
”白露安慰了紫菀一句,事情没有成功之前她也没有说得太清楚。
晚上开会,木家堡所有部门的负责人都到了,木年这边同样是木月出席。
“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接下来咱们会更辛苦。
这也没办法,咱们厂子刚刚起步,起码要奋斗两三年才能稳定下来。
我说说接下来的安排,咱们如今的订单大部分来自军营,这次厂里又扩招了这么多人,眼下最重要的是安保工作,我打算成立一个保卫科,由刘猛老师和木黑子负责,大家有没有其他想法?” 白露开发的所有项目
不管考试能不能过,这部分人都是能留下来的。
这些人是白露为了学校里准备的,他们在学校里工作的同时,如果入了各位教授的眼,也能跟着教授们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
而剩下那些成绩一塌糊涂的,考场则转移到了制药厂外厂。
在这里,会有老员工教他们清洗药材注意事项和基本的炮制,这一项考试主要是看大家的性格和工作态度,那些敷衍了事的马大哈白露是不会招收进制药厂的。
这项考试进行了整整一天,白霜云华和老职工们给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打了分数。
这两项淘汰了近一半人,但这些人也不是没有机会,白露把大家召集起来,跟他们说了一件事。
“大家的成绩相信大家心里也有数,我之所以站在这里,是想给大家最后一个机会。
木家堡的产业不仅是疗养院和制药厂,还包括了木家堡药材基地。
我们的正式员工,每年都要抽出一段时间上山干活的。
如果你们愿意,可以选择到种植基地干活,主要工作是种植管理药材,这活计跟你们下乡种地没两样,唯一的区别是可能就是我们制药厂的工分比较高,每个月除去吃饭,大约有10块钱,愿不愿意,大家可以回去和家长商量一下,一周内给我们答复。
” 话是这样说,但凡是能进入面试这一关的,大部分当场便给出选择,愿意留下来进入木家堡药材基地。
其实这也不奇怪,国家给应届毕业生的缓冲期是毕业后到来年3月份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你可以各凭本事找工作,一旦有了工作便可以不用下乡。
而且在这个时间内你可以根据知青办给出的下乡地点进行选择,可一旦到2月末还没有做出选择的,便会由知青办统一分配。
邓凯旋那句话说得难听,但非常在理。
几个月的时间,姚县又只是一个县城,只要稍微上点心的人都能找到七拐八弯的亲戚同事把各大队的情况打听清楚,这也是他们生在贫困县唯一的优势了。
县城里的厂子每年最多往外招一两个人,他们这些都是找不到工作的。
去别的地方也是下乡种地,来木家堡,最坏的情况也是种地。
虽然木家堡有野兽威胁,但寨子里有围墙,看着很安全,而他们工作的地点白露也说了,是在东门前山。
如果需要去后山,会由狩猎队的同志护送。
最重要的是,邓凯旋家里有亲戚在知青办,他曾经给一中的同学透露了一个情况。
木家堡每年接收的知青都是身体最差,其他大队不要的,但是这么多年,木家堡是唯一一个没有知青死亡的大队。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加上木家堡制药厂越来越响亮的名声,他们宁愿留在木家堡种地。
其他同学虽然没有邓凯旋知道的多,但大家都晓得,火柴厂的学徒工是每月15块钱。
木家堡虽然只给了十块,但白露白其他福利待遇都跟大家说了,制药厂种植基地一样是有食堂供应的,每天只要完成了基本工作的,食堂提供三餐,每一餐固定两个三合面馒头,粥汤菜不定,看食堂做什么。
每月休息的四天也由食堂提供饭菜,只有你超过这四天休息或者请病假事假才需要自己出钱购买饭食。
食堂的饭大家都去吃过一餐,油水比他们自己家里还足,就冲着这个食堂,不少人就愿意来木家堡。
这一次招聘,木家堡制药厂总共招收了182人,其中有十二人进入学校,成为将要招收的新生的老师,邓凯旋几人赫然在列。
有一百人进入木家堡制药厂外厂,剩下的七十人则跟着鲁丽华,成为药材基地的员工。
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知道木家堡可是有“夜校”的,也就是陈业华、梅云华甚至白露白霜去开的知识讲座,每年两次的考试,也能让知青们进入制药厂甚至内厂工作。
“考试结果已经通知出去,宿舍给也大家安排好了,但是白露,咱们的粮食....”紫菀如今负责后勤,粮食和其他物资由她和陈可负责分发兑换,虽然年前和各大队买了一批回来,但如今加了这么多人,最多只能支撑两个月。
“这个不用担心,我有其他想法,今晚咱们开个大会,木雄,你把黑子和刘猛老师也找过来。
”白露安慰了紫菀一句,事情没有成功之前她也没有说得太清楚。
晚上开会,木家堡所有部门的负责人都到了,木年这边同样是木月出席。
“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接下来咱们会更辛苦。
这也没办法,咱们厂子刚刚起步,起码要奋斗两三年才能稳定下来。
我说说接下来的安排,咱们如今的订单大部分来自军营,这次厂里又扩招了这么多人,眼下最重要的是安保工作,我打算成立一个保卫科,由刘猛老师和木黑子负责,大家有没有其他想法?” 白露开发的所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