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关灯
小
中
大
从颈部到头顶,整块皮竟然被完整地揭了起来,薄如蝉翼,柔若胶漆,连头顶带面部整个都被面具覆盖,只有耳朵是从耳根掏了个孔。
森寒的暗夜,看着一个人缓缓将脸皮整张揭下来,这种感觉惊心动魄,骇人至极。
但此人却动作优雅,轻轻柔柔的,仿佛在给娘子画眉。
面皮揭开,露出一张丰盈如神的面孔,虽然没有头发,头皮光秃秃的,可是相貌俊朗,神情雍容,当真是一等一的美男子。
尤其那目光,更是一扫假扮空乘时的苍老浑浊,炯炯有神,幽深如潭水。
只是肤色极其苍白,仿佛经年不见太阳。
“崔使君。
”玄奘低头合十。
“玄奘法师名不虚传,”崔珏笑吟吟地道,嗓音也和空乘截然不同,带着浓浓的磁性,不用费力就能穿透人的鼓膜,“在下隐姓埋名,易容假扮,七年来毫无破绽,不想才短短几日,竟然被法师识破。
” “世事本虚妄,使君迷失在这客尘中,即使掩饰得再巧妙,也只是一粒红尘罢了。
”玄奘道。
“一粒红尘……”崔珏略微有些失神,凝望着窗外,喃喃道,“天亮了,昨夜红尘在树,可是叶落了,下一刻,那风会卷着我飘向哪里?” “自嗟此地非吾土,不得如花岁岁看。
”玄奘居然引用了一句崔珏的诗,“微尘自然落向它命中注定的地方,有风来了,你强自在树上挣扎不去,即使能多看那花儿一眼,又能停留到几时?” 崔珏眸子一闪,露出一丝迷离,低声道:“锦里芬芳少佩兰,风流全占似君难。
心迷晓梦窗犹暗,粉落香肌汗未干。
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七年了,还是第一次听人吟起我的诗句。
少年时,我偕娇妻美眷,隐居晋阳龙山,以凤子自诩,与诗友唱和,每一日啊,酒醉之后,怀里夹着一坛酒,在风雪中爬上龙山之巅,一碗敬天,一碗敬地,另一碗敬我自已。
哈哈,那种快意呀,当真如如来佛祖所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每个人都是佛,我就是自已的佛,自已的神……” 他喃喃地说着,忽然敲着茶碗,吟唱起来:“我有诗文三百篇,骑乘迎风入霄汉……处处星光皆文字,天下十斗我占三……” 歌声凄凉动听,这位大才子居然生得一副好歌喉,就着茶碗,敲着节拍,竟唱出人生无常,悲欢幻灭之意。
唱着唱着,崔珏的眼中居然热泪长流,俊美的脸上露出无限的凄凉。
波罗叶早看得傻了,玄奘幽幽叹息:“优娘夫人曾送我一首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使君若是明智,就做那山中宰相如何?何苦涉入这万丈红尘,自找磨难?” “山中宰相?”崔珏脸色一沉,脸上顿时充满了暴戾之气,“想我崔珏,才华满腹,二十年苦读,难道竟是为了老死山中吗?前朝只推崇谢灵运,若非他是王谢子弟,一篇篇诗文也只配当了柴火,填了灶膛!我崔珏虽然是河东崔氏的旁系,家境贫寒,可上天赐我才华,若不能在这人间留名,我就算是死后堕入这泥犁狱中永不超生,也会咬牙切齿,怒骂这上天的不公!” 玄奘没想到,崔珏心中的怨愤竟如此强烈,不由惋惜无比。
此人才华无双,然而心智一旦堕入魔道,却比普通人作恶更加可怕。
他缓缓地念道:“‘烟分顶上三层绿,剑截眸中一寸光。
’设喻之奇,真是天人绝句。
‘松风千里摆不断,竹泉泻入于僧厨。
’境界空明,佛性十足。
‘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看透红尘百丈,实有慧眼。
‘银瓶贮泉水一掬,松雨声来乳花熟。
朱唇啜破绿云时,咽入香喉爽红玉。
’摹人写态,如在眼前。
‘一楼春雪和尘落,午夜寒泉带雨流。
’歌喉天籁,如在耳边。
” 玄奘悲悯地注视着崔珏:“如此高才,却入了魔道,是天之错,还是地之错,抑或人之错?” 崔珏愕然,吟着自已的诗句,神态慢慢平复了下来,叹道:“没想到法师竟然看过我这么多诗文。
” “贫僧住在县衙后宅时,闲来
森寒的暗夜,看着一个人缓缓将脸皮整张揭下来,这种感觉惊心动魄,骇人至极。
但此人却动作优雅,轻轻柔柔的,仿佛在给娘子画眉。
面皮揭开,露出一张丰盈如神的面孔,虽然没有头发,头皮光秃秃的,可是相貌俊朗,神情雍容,当真是一等一的美男子。
尤其那目光,更是一扫假扮空乘时的苍老浑浊,炯炯有神,幽深如潭水。
只是肤色极其苍白,仿佛经年不见太阳。
“崔使君。
”玄奘低头合十。
“玄奘法师名不虚传,”崔珏笑吟吟地道,嗓音也和空乘截然不同,带着浓浓的磁性,不用费力就能穿透人的鼓膜,“在下隐姓埋名,易容假扮,七年来毫无破绽,不想才短短几日,竟然被法师识破。
” “世事本虚妄,使君迷失在这客尘中,即使掩饰得再巧妙,也只是一粒红尘罢了。
”玄奘道。
“一粒红尘……”崔珏略微有些失神,凝望着窗外,喃喃道,“天亮了,昨夜红尘在树,可是叶落了,下一刻,那风会卷着我飘向哪里?” “自嗟此地非吾土,不得如花岁岁看。
”玄奘居然引用了一句崔珏的诗,“微尘自然落向它命中注定的地方,有风来了,你强自在树上挣扎不去,即使能多看那花儿一眼,又能停留到几时?” 崔珏眸子一闪,露出一丝迷离,低声道:“锦里芬芳少佩兰,风流全占似君难。
心迷晓梦窗犹暗,粉落香肌汗未干。
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七年了,还是第一次听人吟起我的诗句。
少年时,我偕娇妻美眷,隐居晋阳龙山,以凤子自诩,与诗友唱和,每一日啊,酒醉之后,怀里夹着一坛酒,在风雪中爬上龙山之巅,一碗敬天,一碗敬地,另一碗敬我自已。
哈哈,那种快意呀,当真如如来佛祖所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每个人都是佛,我就是自已的佛,自已的神……” 他喃喃地说着,忽然敲着茶碗,吟唱起来:“我有诗文三百篇,骑乘迎风入霄汉……处处星光皆文字,天下十斗我占三……” 歌声凄凉动听,这位大才子居然生得一副好歌喉,就着茶碗,敲着节拍,竟唱出人生无常,悲欢幻灭之意。
唱着唱着,崔珏的眼中居然热泪长流,俊美的脸上露出无限的凄凉。
波罗叶早看得傻了,玄奘幽幽叹息:“优娘夫人曾送我一首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使君若是明智,就做那山中宰相如何?何苦涉入这万丈红尘,自找磨难?” “山中宰相?”崔珏脸色一沉,脸上顿时充满了暴戾之气,“想我崔珏,才华满腹,二十年苦读,难道竟是为了老死山中吗?前朝只推崇谢灵运,若非他是王谢子弟,一篇篇诗文也只配当了柴火,填了灶膛!我崔珏虽然是河东崔氏的旁系,家境贫寒,可上天赐我才华,若不能在这人间留名,我就算是死后堕入这泥犁狱中永不超生,也会咬牙切齿,怒骂这上天的不公!” 玄奘没想到,崔珏心中的怨愤竟如此强烈,不由惋惜无比。
此人才华无双,然而心智一旦堕入魔道,却比普通人作恶更加可怕。
他缓缓地念道:“‘烟分顶上三层绿,剑截眸中一寸光。
’设喻之奇,真是天人绝句。
‘松风千里摆不断,竹泉泻入于僧厨。
’境界空明,佛性十足。
‘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看透红尘百丈,实有慧眼。
‘银瓶贮泉水一掬,松雨声来乳花熟。
朱唇啜破绿云时,咽入香喉爽红玉。
’摹人写态,如在眼前。
‘一楼春雪和尘落,午夜寒泉带雨流。
’歌喉天籁,如在耳边。
” 玄奘悲悯地注视着崔珏:“如此高才,却入了魔道,是天之错,还是地之错,抑或人之错?” 崔珏愕然,吟着自已的诗句,神态慢慢平复了下来,叹道:“没想到法师竟然看过我这么多诗文。
” “贫僧住在县衙后宅时,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