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关灯
    陆灼年说:“有这方面原因,但主要是因为他的改变不在我的控制之内,超出预期的事物不确定太强,很……危险。

    ” 心理医生早在多年前就接诊了陆灼年,看着他从一个小男孩成长至今,医生清楚这位病人特殊的顽疾,也清楚他因自身病症而产生的远超于常人的自制力。

     陆灼年心性坚韧,态度坚决,不愿屈从于病症,对自身病情的克服压抑方式近乎严苛,甚至已经到了矫枉过正的程度。

     他严格地掌控自己的身体与情绪。

     过于强烈的自控意识逐渐漫延到生活中,演变为对周围事物的绝对支配,就像一台设定精准的高性能计算机,陆灼年习惯一切事情都依照他计算的路线运行,按部就班发展,不允许意外或者是其他差错的出现。

     陈折是个意外。

     自从他出现,陆灼年的情绪稳定系统就一直弹窗报错。

     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讯号。

     失控的讯号。

     陆灼年未雨绸缪:“情绪波动并不值得困扰,我担心的是情绪变化作用到身体,科学研究表明,身体反应会受到情绪影响。

    ” 心理医生听懂了陆灼年的未尽之意,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你现在将太多尚未发生的预期结果投影在他身上了,这种投射会不断加重你的心理负担,有时候人往往越不想关注什么,反而越关注什么。

    ” 陆灼年认可道:“确实。

    ” 医生继续说:“你可以尝试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或者通过适度接触的方式,逐渐消除‘危机感’。

    ” 陆灼年皱眉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应该熟悉他的行为模式,总结规律,并以此为模型提前做出心理预设,避免因失控感而产生情绪变化。

    ” 医生沉默了足足半分钟:“我没有这么说,我的意思是脱敏训练可以增强自身适应性。

    ” 于是,陆灼年选择性地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把陈折安排到射击场工作,放在了自己能看得见位置。

     这一个半月以来,他虽然只见过陈折两次,但已经观察了陈折许久。

     他的手机可以查看射击场内任意一处监控,闲暇时,陆灼年偶尔会打开看看。

     可惜截至目前为止,收效甚微。

     一个多月过去了,他既未能总结出陈折的行为模型,自身适应性也没有增强。

     他还是会因为陈折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而且有扩大趋势。

     也许是量变积累不够,未能达到质变的程度。

     失败的原因要归咎于陈折不够配合。

     陈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