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关灯
    “不一定吧,今天是2月14日呢!说不定是学校里中一、中二的学生们借着情人节表白。

    ”雅子立刻说。

     “对哦,今天是情人节...完全忘记了。

    因为入学试的关系,只记得考试日和非考试日,根本不记得别的了。

    ”林千秋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完全忘记情人节了啊! 虽然她自己不用过情人节,但情人节可是一个很有存在感的节日对自己彻底忘记了这个,林千秋只能‘归罪’于入学试,以及这年头的情人节营销在日本虽已有了,却远不及几十年后,不,是十年后的声势。

     泡沫经济的顶峰,本土的节日先不说,外来的节日真的就成了挥金如土的一个‘理由’了。

    尤其是圣诞节、情人节这种适合营销的,简直是那个年代男男女女的‘战场’! “我原本也忘记了的,但昨天经过商店街的时候,看到巧克力的招贴广告就反应过来了。

    ”雅子感慨地说:“这几天应该卖了很多巧克力吧?我听我姐姐说,现在职场上流行‘义理巧克力’。

    也就是说,除了要送喜欢的人巧克力,还要给所有不相关的人送。

    ” “因为这个,我姐姐买了好多巧克力,就连爸爸和哥哥都收到她送的‘义理巧克力’了。

    ” ‘义理巧克力’这个叫法经常会给一些中国人错误的感觉,仿佛这个巧克力就算不是送给喜欢的人,也该是送关系比较好的人的。

    还会把‘义理巧克力’和‘友情巧克力’混淆,这就更容易产生误解了。

     其实‘友情巧克力’是比较晚才出现的东西,至少要等送普通朋友巧克力的风潮刮到校园里后才有。

     最开始只有都市女白领才有钱,也有必要,在情人节这一天,购买大量巧克力,来送给身边的人,包括职场上的同事,用以维持职场人际。

    所以,‘义理巧克力’在这一时期的日本人眼里可不是什么友情巧克力,而是‘情面巧克力’。

     换一个叫法,立刻就现实起来了,充满了一种人情往来的疲惫感。

     也难怪后来出现在青春题材的日漫、日剧,叫友情巧克力比较多...让人联想到‘情面巧克力’什么的,那真是怎么都热血纯真不起来了。

     “所以都是糖果厂商的阴谋啊,根本是为了卖巧克力吧?对了,除了宣传情人节,还推出了3月14日的白色情人节,那时候收到巧克力的人得回送甜点,对吧?这又可以大卖一次...这简直是演都不演了,国外也过情人节,但没听说还要过白色情人节的。

    ” 林千秋有几十年后的记忆,这种营销范例当然是一清二楚的那个时候的华夏,已经经历过消费主义洗礼,部分进入到反思消费主义的阶段了。

    这种营销小故事,连消费主义的黑料都算不上,充其量是常识。

     “这样吗?好像是的呢,日本人以前也不过情人节的,对吧?我还记得我妈妈说过,说她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有和爸爸过过情人节。

    第一次听说情人节还要送巧克力,已经是结婚后,生下哥哥以后了。

    ”雅子的思路也被林千秋带偏了。

     “所以,千秋不喜欢情人节送巧克力?” “倒也不是,这只是一种表达心意的方式,当然无所谓。

    而且巧克力确实很好吃,好吃的东西是无辜的。

    只是不太喜欢糖果厂商的吃相,建立起了情人节爱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