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关灯
    凌波见是一对白玉小兔,用红丝绒结成一并,精巧可爱--她本来是属兔的,顾母已经拦住了,说:"哪能给这样的东西给她,太贵重了。

    "张继舜执意道:"虽是汉玉,也值不了几个钱,总归是大家的一点心意,夫人和大小姐若是不肯收下,我可没老脸回去对他们说。

    " 顾母见他这样说,也只得罢了,凌波素来与张继舜最为亲厚,年来不见更是亲热,缠着他问东问西,张继舜相来待她视若己出,咬着烟管吞云吐雾,笑咪咪的同她说话。

    正讲到兴头上,忽然听见有人轻叩院门。

     凌波猜是杨清邺来了,因早知张继舜今日必来,所以也存了让他见一见清邺的意思--她自幼丧父,是几位父执辈的叔伯多年来轮流照顾她们母女的生活,所以在她心里将张继舜视作父亲一般。

     她说:"我去开门。

    "起身匆匆出去,打开院门,果然是清邺。

    他抱着一大捧百合,在满天清辉下,但见花白似雪,中人欲醉。

    凌波心中一甜,清邺已经说:"生日快乐。

    "将花送入她怀中,她抱着花儿,转眸一笑,一双眸子却比星光更加醉人。

    她说:"进来吧。

    "又告诉他:"老家有位张叔叔来看我们,正好请你见一见他。

    " 清邺知她没有父亲,这位张叔叔既是父执辈的长辈,那么她的意思他亦猜到了三分,随了她进屋之后,见客座上坐着一位老者,不过五十余岁年纪,清瘦的脸上一双眼晴极为有神,目光炯炯的向自己望来。

     凌波道:"这位是张叔叔。

    "清邺连忙行礼:"张叔叔好。

    "张继舜亦十分客气,起身还礼,目光打量,见这年轻人气质英武,年纪虽轻,但隐隐有一种凛然之气。

    心下暗暗叫了声好,大家坐下,张继舜便有意与清邺攀谈,见他应对极是敏捷得体,又增了几分喜欢。

    待听到清邺出身稷北,不由"哦"了一声,说道:"稷北的学生,历来都十分有出息。

    " 清邺道:"前辈谬赞。

    " 第45节:凌波不过横塘路(6) 张继舜对他十分满意,趁他不备悄悄向凌波打了个手势,翘起大拇指摇了一摇,示意赞她好眼光。

    凌波心中一乐,更加高兴。

    张继舜又与清邺论起前线战事,清邺刚从南方前线回来,自然十分熟悉,张继舜谈兴大起,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一老一少二人说到痛快处,皆是开怀大笑。

     顾母本来犹存了一分担心,见了这种情形,才算放下心来。

    四人都十分高兴,一直谈到夜深,清邺与张继舜方才告辞而去。

     到了第二日,张继舜重来拜访,因凌波去上学了,于是他在顾母面前将清邺又夸了一遍,说道:"大小姐眼光真的不错,这个人的人材品格,那真是没得挑剔了。

    " 顾母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只可惜是个当兵的。

    " 张继舜道:"夫人的意思我明白,继舜是个粗人,说出的话夫人莫要见怪。

    事情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夫人也总是说,尘归尘,土归土,活着的人要往前看,何况他只是吃一碗军粮饭,并没有关系的。

    " 顾母说:"我是怕你们老哥几个心里犯嘀咕,怎么说只有这么一点血脉,嫁给个吃他家军粮的,我怕你们心里会有别的想法。

    " 张继舜淡淡一笑,说:"如今是他家的天下,吃他家军粮的人,又何止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