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关灯
    章余也是愣了一下,涕泗横流终止,“谋事在密,兵贵神速,所以速度要快,并且不能传出风声,怎么不可能?” “那可是徐璎,她怎会这么容易就叫永王钻了空子!”刘绪不信。

     章余本想说徐璎得罪的人太多,然而话到嘴边,他忽然想起朝堂的人员,立马抓起袖子擦了擦脸,“大家在此之前就将荟萃阁之臣和淮阳长公主派遣出去,莫非那时候大家就已经有了谋划?” 刘绪一听,更加坚定,“果然不出我所料,这不过是她设下的陷阱罢了。

    ” 章余想了想,永王对外宣称女帝受到青王的谋害,下落不明,不管他是为了安抚民心也好,还是事实如此,只要他没见到徐璎的尸身,就还有希望。

     二人镇定下来,密切关注时局变化,等候徐璎的消息。

     幽州变乱,徐璎不知所踪,永王把持着幽州,宗室异动,但他们的孩子都在永王手里,自己兵马又不足,都不敢跟永王呛声,于是把主意打到百姓身上,四处宣扬徐璎可能被永王害死的消息。

     百姓听闻徐璎出事,本想暴起,前去杀永王,然而一部分人想到徐璎先前发的公报,若是出事,必先保全自身,再暗暗计划,于是拦下暴动之人,说起公报曾教给他们的应对之策。

     李登云也怕百姓出事,亲自前去劝阻道:“贼人暴戾,恐怕不会顾惜百姓性命,大家最是爱民,不愿看到那样的惨象,莫要辜负大家的一番苦心。

    ” 百姓们你看我,我看你,总算有了点犹豫的意思,李登云乘胜追击,“贼人都说大家下落不明,大家宏才大略,可能早已逃脱敌手,并且真龙之气在身,承天之命,大家洪福齐天,定会安然无恙。

    ” 李登云说得有道理,大家可是神灵选中的皇帝,哪里会那么容易遭人暗算,他们不要擅自行动,坏了大家的大计。

     百姓们被劝回去,时刻为徐璎祈祷。

     李登云见百姓没那么激愤了,松了一口气,如果百姓前去,永王为了安定考虑可能会对其下杀手,矛盾激化,百姓起义,大晋就真的要乱了。

     实际上,永王也不好过,徐璎没有真正死去,百姓认的皇帝就还是徐璎,她留在幽州的臣子也不肯向他屈服,章余转移了户部账册,拒不上交,不听他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