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关灯
    > 贺敏之坐下揉着膝盖:“为了区区檀轻尘自然不值得,为了皇上却是值得的。

    ” “去年春刚封的睿王,年底就下了狱;说是谋逆,一个青辰教满打满算不过三百人;说是行刺,太子毫发未伤;定了罪,却又是太子亲审——皇上,这满朝的大宁官员,可不是轻易能打发好糊弄的,只怕心不服,口也不服。

    ” “睿王正有功于社稷百姓。

    不说朝中百官已有不少打算直谏力保檀轻尘的,就看大理寺门前,天天都有江南临襄的百姓喊冤叫屈,已成了靖丰一景,想是各州知府不愿自己治下闹事,便都推到了大理寺,此案再拖,定会激起民怨沸腾。

    ” “皇上,太子此次动作,确实心急了些莽撞了些……” 文帝沉吟道:“若是你,该当如何?” 贺敏之微微一笑:“我不懂得这些。

    不过皇上所为,我却是万分佩服。

    ” 文帝饶有兴趣,问道:“你倒说说,我是怎么做的?” 贺敏之有些头晕撑不住,靠在椅背上,低声道:“郑伯克段于鄢。

    ” 文帝眼神一凝,叹道:“却不知有没有效用?” 贺敏之轻笑道:“他身为睿王,极尽尊荣,难保不会有失道妄为的一天,再说百密尚有一疏,我就没见过不打盹儿的老虎。

    皇上春秋鼎盛,莫要心急,等等自然有效。

    ” 文帝大笑:“敏之啊,你的话只能信一半,说到底,还是想救檀轻尘一命罢?”正色问道:“为什么?” 贺敏之声音有些怅然:“皇上要听实话?” “自然。

    ” “我在西州时,慕容之恪一直想杀我……我心里,却总想把他当作最好的大哥。

    ” 文帝默然。

     贺敏之烧得眼前一片昏花,忍不住将头靠在椅上阖着眼休息,良久却感觉一只微凉的手轻放在自己额上,文帝的声音有些沙哑:“敏之,若你是我的孩子,该有多好!” 吩咐徐延进来,淡淡道:“把年前上贡的那件银狐裘拿来,给了敏之。

    ” 下谕道:“睿王谋刺重案,大理寺理应复审,着寺丞贺敏之择日亲赴临州複查此案。

    ” 第二十一章 下谕道:“睿王谋刺重案,大理寺理应复审,着寺丞贺敏之择日亲赴临州複查此案。

    ” 贺敏之眼睛一亮,谢恩。

     抱着狐裘往外走时,突听文帝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