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关灯
    道:“不用客气,王爷也不必觉得冤枉,哪个庙里没有屈死鬼呢?想开些罢。

    ” 檀轻尘听了,目光闪动,终凝成了一个全然信赖的温暖眼神。

     一行人晓行夜宿,十日后返回靖丰。

     贺敏之回都当日便拟好结案文书,抄送六部,明发各府。

     这文书一出,一时间满城风雨,朝野俱惊。

    街头巷尾,朝堂官府几乎都在议论此事。

     贺敏之在大理寺文书中批道:檀轻尘谋刺案疑点纰漏甚多,未能定罪。

    然逼奸民女、强纳为妾、逼死正妻之事证据确凿,依律可处斩首之刑。

     匪夷所思不伦不类的批文,把一桩谋刺重案翻得干干净净,硬生生判成了逼娶杀妻案。

     文帝盯着文书看了足足半个时辰,气得怔住了,半晌拍案怒道:“好个贺敏之!好一招釜底抽薪!” 咳了几夜都未曾合眼,御医看了三四回,进了汤药,这夜终于小睡了片刻,清早上朝。

     早朝时,监察御史果然群起而攻之。

     檀轻尘雄才大略,足堪济世,偶一露之,已让朝中重臣颇为推崇,更兼人品谦和,一心为民,本就深得人心。

     这桩案子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太子一手构陷,朝堂中人人憋着心寒不服,如今再一看,竟被大理寺判得如此胡搅蛮缠,登时暗里的不忿都炸到了明里。

     御史趁机连夜写了折子,弹劾大理寺丞贺敏之倒行逆施,昏聩胡为,并请另行择人,重审此案。

     文帝原因着近日常感神困体乏,咳嗽带血,心知病势已成,怕万一病重,太子无法辖制檀轻尘,便改了放他一命的主意,想着让贺敏之速速结案,在民怨未起时先杀檀轻尘。

     不想贺敏之一个结案文书,却不是引水灭火,而是在火上浇了一勺滚热的油,竟是拼着被千夫所指,也要将这桩案子判得人神共愤,捅得尽人皆知,掀起滔天巨浪,定要查个水落石出青天白日来。

     其时躬逢盛世,民敢直言,臣敢死谏,这一桩重案,终于闹到了不可收场的地步。

     数日来,参贺敏之的折子雪片似的纷纷而至,堆满了文帝案头。

     江南诸州、临襄封地民怨沸腾不说,连靖丰城的百姓都传着太子设计陷害,睿王含冤受屈的闲话,对那个胡乱定案的贺大人更是污言秽语,百般咒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