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时,突然有种被命运玩弄了的感觉…… 05. = 柳太升官了。

    正所谓人逢喜事。

    说得就是柳太。

    她每一次的升官好像都伴随着“喜事”,从前,是她的订婚宴,如今,是她儿的订婚宴。

     她竞选市长期间,雷厉风行的订婚,请来媒体报道她的美满人生。

    她的丈夫,与她是大学同学,一没钱,二没势,父母意外双亡,其人更是孤僻,好掌控。

    她的人生是否美满。

    柳太想,她的人生一帆风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怎能不美满呢?他跟她谈道德、谈三观,谈新时代、新思想。

    多么好笑,从古至今,人就分三六九等,种种约束皆是针对认知能跨越“阶梯”的底层人而设。

    事实是没有“阶梯”。

    像柳太,生来,她的路便是罗马大道,她不需要走“阶梯”,她甚至不需要乘电梯,很多事,很多人,她坐在那里,就有人自动送上门。

    普通人的世界里一部分是挣扎温饱问题,一部分局限于“男女平等”的打打杀杀。

    她不一样,在她的世界里,没有“他”的男权,没有“她”的女权,唯一存在的是“我”,以“我”为中心,在“我”眼里皆分有利与无利,分可玩与不可玩,没有所谓的男女之分。

     当然,如果柳太的想法被放到互联网上,那么柳太会被男人、女人双合混打。

    她不是一个“女人”吗?女人最擅长打女人。

    而且她们打女人还要喊着响亮的“口号”。

    归根究底男人之所以那么团结一心,是因为他们无法容忍女人去触碰他们之间的圈子。

    认为女人没有资格,不配与身为男人的他们为伍,其实男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牢固。

    或许女人理当学着男人一样挥霍自己的权利,比如“女性词”,不该说请还给女性,而是女人有资格把女性词用在任何人身上,这是“女人”的权利。

    比如适当换思维,当女人做了什么事,被放大到网上,女性不该去分析她做错了什么,或者说她活该。

     不过话又说回来,男女平等之所以会发展成如今这般极端,是社会的错。

    本来只是看到社会对女人与男人做不到一碗水端平,然而它病了,病了太久,从古只是一味的放任一切。

     要么走向极端,要么两耳不闻窗外事。

     接受记者拍照、采访,然后发刊宣扬,这些程序,柳太再熟悉不过了。

    他们挨得这么近,如此亲密,肉贴着肉。

    李凭语烫了个发,那么厚,那么深,几乎是要用他的发绞杀了他。

    轻轻地靠在柳鸠的肩上,扯了个笑,深深地望着柳鸠的侧脸,眼是死的。

    他的手穿过他身,揽住了他的腰,与他打了个配合,令柳太无端端的想起,他曾经与她也是标准的模范爱侣,然而扮演爱侣时间久了,竟令人分不清几斤几两。

    当她察觉时,他便出局了,她不需要一个指手画脚的劣质品。

     记者的提问并不犀利,无非是根据统一的时间、地点、特别事件,然后再在纸上构建一个天作之合的故事。

     新时代既想要自由恋爱,又要门当户对,既希望是联姻,又要求相爱。

    简直是当了婊子立牌坊。

    李凭语眨了眨眼,明了,世界就是一个妓院,他们都是婊子。

    包括他自己。

    他一下子释然了。

    眼睛里头仿佛有亮,忽地柔和。

    柳鸠似有所感般侧过脸,微微低头,猝不及防的迎上他柔情似水的目光,脑子一时缺氧,手一抽,受他目光蛊惑,伸手顺了顺他的卷发。

     “婚期定在了八月十五。

    ” “明白,明白。

    ” 记者应了两声明白。

    她不好出面,隔着一道双面绣屏风。

    这一瞬间,他们之间合该发生什么。

    事情确实发生了。

    当初宣传婚期的记者怕是预料不到不过短短半月,临近婚期的大好日子,便被其他媒体传出新郎精神状态不好,已暂住某某精神病院疗养的谣言,婚期往后延了个待定。

     怎会唱这么一出戏呢? 想不明白……何止他想不明白。

     柳鸠也想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 量尺码,裁选布料。

    婚期定了。

    杂志登了。

    新闻报道也发布了。

    紧接着就是置办婚房。

    柳鸠候在一旁,全权交给他的新婚“妻子”一手置办。

    说他不上心,他也肯抽出时间、耐着性子陪他一同挑选地段与其装修风格。

    再到拍卖会,购买古董摆设。

    说他上心,他却不太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