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关灯
    淡的伫立在门外,李凭语扭头,见到一抹光,这次他仍然没看清她的脸,但她换了一双樱桃红鸳鸯纹样的绣花鞋面。

    房门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敞开的,她又看了多久,无声无息的,就像他也不知道门外的人究竟还是不是同一个。

     李凭语离得她近了,发觉她的目光在他的脸上游离。

     “怎么了?” 她收回目光,旋身,自顾自的嘀咕道:“不施粉黛……你有一张好脸。

    ”后又道:“我倒是忘了你不会弄发髻,这事是我疏忽,我会安排妥当,看看哪位姐姐妹妹得空来帮你。

    ” 一盏灯,两道影子,映照在石壁上,一前一后,沿着石阶直往上走。

    琴声悠扬,回荡在谷底,使李凭语得以观音低头,轻飘飘地瞟了一眼此时坐在河岸边合奏的几人。

    她们离他很远,他如踏在云端般,看不太真切,盏盏油灯缩小至点点星光。

     她好似后头长了眼睛,边走边说:“李家祖先把什么都想好了,不单单是一座道观,眼前围绕深潭而嵌入石壁内建造的屋子。

    她们利用山脉,还建了一个墓陵,引水掩藏,历代宗亲皆沉在了河底。

    尚在世却不再年轻的老人就会留下,成了守墓人。

    ” 守墓人李凭语仿佛整个人被抽空了般轻了,他说呢,他昨儿看这里如看一座座坟,原来她们是活的“陪葬品”。

     她侧过身,太阳落在她脸上,照得她脸上的皱纹与黄斑皆一目了然,可她是美的,美人老去,皮皱了,不可避免的长黄斑也掩盖不了她的美。

    原来她的鼻尖有一颗红痣。

    她淡淡的瞥了他一眼,朝天清气朗的走廊尽头指了指,说道:“去吧。

    ”便旋身,又原路返回。

    李凭语不禁想,她一个人提灯走这条路走了多久?或许不止她,她由许许多多的“她”构成。

     山谷里的风吹动廊下挂来遮阳的纱幔乱飞舞,李凭语的手弯了个腰,以背叩响门扉。

    这条走廊并不长,就像里头很快传来一声“进。

    ”一般迅速。

     推开门,便见到李忆正坐在书案前,右手无名指套了一枚金戒指,以蝶损的姿势落笔。

     “来。

    ” 门被他重又关上,在李凭语朝他的位置走来期间,他把笔搁在了笔山旁,转而以握蒂的手势拣了个珍珠念珠滚了又滚。

     “坐”他边说边起身,显然是让他落他坐过的位置,“你今天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是认识自己的名字。

    ” 待李凭语坐毕,方看明白。

    李忆写来写去,单单写了一个龙飞凤舞的“重”字。

    他提笔,蘸墨,过笔掭,手枕臂搁,往“重”后头游龙惊凤的落了“语”一字。

     “都是祖上留下的旧物,积了起码百箱首饰。

    ”李忆伫立在他身后,手极轻佻地勾起垂于李凭语脊后的背云,他虽然老了,但是眼尖,一串在左,两串在右,他戴的是女式朝珠,“委屈你了。

    早些年的话,不会落到没一个人伺候你的地步。

    ”眼神却从皇家紫翡朝珠移至耳,道:“改天,穿个耳洞。

    ”似乎才注意到他的发,又道:“发也得留长点。

    ”他的发不太长,只到肩膀处。

     如李忆所说,今天仅仅只是让他来认认名字。

     一个人总得有个名字。

    李凭语不先认认自己的名字,又如何认清自己将要走的路?名字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少了它,你就不再是“你”。

     到了李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