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关灯
    了点头,表示认同。

     他虽然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但不代表他没有一点脑子,对于主少国疑,他还是明白,如今他们越是蹦跶,陛下越是忌惮他们。

     随即他看向常升,道:“允熥要是再来找你,你帮我转告他,我蓝玉是他亲舅姥爷,我蓝玉会永远站在他身后。

    ” “好。

    ” 常升点头。

     …… 接下来几日。

     朱允熥没有出宫,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闭关修炼,通过呼吸吐纳,不断强化他的身体,增强他的肉身,提升他的实力。

     常升、蓝玉等人也没什么动静,一个个都在干本职工作。

     关于皇储之事? 他们一个个全都当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

     淮西一脉当做不知道,然文官这里不能当做不知道,毕竟储君之位不定,朝局不稳。

     而且他们可是得知朱允熥已经联系了秦王、晋王和燕王,这让他们更加紧迫想要确定储君,尤其是江南浙东一脉。

     于是在这一日的奉天殿朝堂上,有人上奏,请陛下确定储君人选,稳定国本。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的看着下方那上奏之人,随即他目光扫视了一眼殿内的文武百官。

     这几日他让锦衣卫密切检查百官,允熥居于东宫不出,没有和外界有任何联系,淮西一脉只在第一天有点动静,接下来几日全都选择沉寂。

     而文官,准确的来说是江南的文官,一个个经常私下密会,想要推举允炆,如今这是直接付出行动。

     按照他最初的预测,应该是淮西一脉上蹿下跳,然如今却是文官上蹿下跳,允熥这一手直接让朝堂局势逆转,有意思。

     他目光看向下方站出来上奏的文臣,问道:“既然想让咱确定储君,那么你可有合适的人推荐给咱?” 既然文官跳出来,那他就只能敲打一下这些文官。

     “这……” 文官犹豫了一下,要是可以他自然是想推荐有明君之资的允炆殿下,然这话他不能说出来,道:“皇储为国本,皇储定,则国稳,至于皇储人选,当由陛下钦定。

    ” 立谁为皇储? 这件事他们作为臣子的不能说,否则就是僭越,而且会惹得皇帝不喜,陛下要是立他们满意之人,他们会完美,而要是陛下立他们不喜欢的人,那么他们就能从礼法,从品德才能上拒绝。

     朱元璋闻言心中更是冷笑不已,这些文官心中的小九九,他如何不知,问道:“你认为秦王可否担当